中越边境雷区,死亡地带变“黄金通道”?上百万颗地雷至今无法排

发布时间:2025-04-01 15:26  浏览量:10

注: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小鱼儿

编辑|小鱼儿

中越边境,这片曾因上百万颗地雷而被称为“死亡地带”的土地,如今却变成了连接两国的“黄金通道”。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些致命的地雷,至今仍无法完全清除?排雷的过程有多艰难?

为什么这一地区,经过多年努力,依旧无法彻底摆脱“隐形杀手”?

中越边境线绵延约1450公里,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地雷带之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经埋设超过120万颗各类地雷,分布于161个混合雷场,总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

这些冰冷的金属和塑料制品,成为了战争结束后留给当地人民最为残酷的"礼物"。

走进云南文山州的边境村落,几乎每家每户都能讲出一段与地雷有关的悲伤故事。八里河村仅有200户人家,却有100多人因地雷致残,11人丧生。

这里的地雷密度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每平方米竟有4颗,几乎每走一步都可能踩中死亡。

村民陈正方的经历堪称奇迹。30年间,他三次被地雷炸伤,却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命运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伤愈后的陈正方没有被恐惧击倒,反而自学成为一名民间扫雷员,亲手清除了100多颗可能危害乡亲的地雷。

要想真正理解扫雷工作的艰难,我们必须认识这些埋藏在土壤中的"恶魔"有多么狡猾。

中越边境地区的地雷种类繁多得让专业军人都头疼不已。

有埋在地下的防步兵雷,能够炸飞人腿;有安装在树上的吊雷,可能因一个轻微的触碰就落下致命一击;

还有会在触发后先跳起到腰部高度再爆炸的跳雷,专门针对人体要害部位。

材质上从金属到木质再到塑料,五花八门。触发方式更是包罗万象:有靠压力引爆的,有靠拉力启动的,甚至有对声光和电磁信号敏感的高科技产品。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些地雷的分布毫无规律可循。

它们可能藏在松软的泥土里,可能卡在岩石缝隙中,也可能被人为地挂在草丛或树枝上。

由于当年的军事紧张局势,许多雷区根本没有详细的布雷图和记录,扫雷人员只能依靠经验和勘测一步步摸索前进。

面对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中国政府先后组织了四次大规模扫雷行动,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1992年,第一次大规模扫雷行动启动。当时的目标相对明确——清理82处已有标记的雷区,为边境贸易开辟生命通道。

经过艰苦努力,扫雷队伍成功开辟了60多条中越贸易路线和25个贸易点,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1997年至1999年间,第二次扫雷行动规模更大、难度更高。

军方集结了精锐力量,对上百平方公里的雷区进行了彻底清理,排除了惊人的50万枚地雷和20万件爆炸物品。

2008年,第三次扫雷行动聚焦于边境新界碑附近的雷区。这些区域多年来一直是两国居民往来的障碍。

经过精心策划和执行,扫雷队伍清理了约200平方米的高危雷区,开辟了新的联系通道,进一步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2015年至2018年的第四次扫雷行动,挑战了此前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清理悬崖、密林等地形极其复杂区域的地雷。

这些地方不仅地雷密度高,而且地形险恶,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崖或被其他自然风险伤害。

到2018年11月,扫雷部队已经清理了7.1万亩土地,排除了34.8万枚各类爆炸物,创造了世界扫雷史上的奇迹。

在漫长的扫雷历史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杜富国的故事震撼了整个中国。

2018年,这位年轻的扫雷战士在文山老山南部执行任务时,发现了一枚极其危险的地雷。

在千钧一发之际,他用身体挡在战友前面,高喊"你退后,让我来"。随之而来的爆炸声夺走了他的双眼和双手,却没能摧毁他的精神。

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我还能训练",这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力让无数人泪目。

程俊辉的牺牲同样令人心痛。在山间排雷时,他发现了一枚带有特殊引信的地雷,判断出极度危险。

在最后一刻,他选择了警示同伴撤离,自己却来不及逃脱。爆炸声中,一个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为他人带来安全的瞬间。

这些英雄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在长达数十年的扫雷行动中,有太多无名英雄默默奉献,他们的名字可能无人知晓,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

尽管经过了四轮大规模清理,中越边境地区仍有约30万颗地雷潜伏在山林之中。

这些剩余雷区大多地形极其复杂,有的位于近乎垂直的悬崖上,有的藏在密不透风的丛林深处,常规扫雷方法几乎无法应对。

然而,讽刺的是,正是这种危险反而为一些铤而走险的走私分子提供了"便利"——正规执法人员不敢轻易进入的区域成为了违法活动的"安全地带"。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塑胶地雷的设计寿命长达120年。

这意味着,即使无人触碰,它们也将在土壤中静静等待数代人的时间,随时准备带走无辜的生命。

目前,第五轮局部扫雷工作正在进行中。

与以往不同,这次行动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装备,包括地雷探测无人机、远程操控排雷车等,希望能在降低人员风险的同时,提高清理效率。

从1979年至今,隐藏在边境线上的杀手已经夺走了太多鲜活生命,也造就了无数平凡英雄。

每一颗被排除的地雷,都是一份对和平的守护;每一寸被净化的土地,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尽管前路仍充满挑战,人们依然坚信,终有一天,这片土地将不再有隐形杀手的威胁,边境线不再是死亡线,而是连接友谊、交流与繁荣的桥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中越边境为什么有雷区?中越边境历次扫雷盘点.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解读中越边境雷区:地雷四伏 地雷村家家有假肢和拐杖.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这里的地雷村静悄悄.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