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涨下的“三金焦虑”:结婚非要买黄金吗?
发布时间:2025-04-01 16:30 浏览量:6
朋友小雨最近和男友冷战了,导火索是一串金镯子。
“金价都涨到900多一克了,他还说三金是智商税!”她红着眼眶和我吐槽。这对北漂情侣恋爱五年,终于攒够首付准备结婚,却在买三金的问题上卡了壳。男生觉得黄金溢价太高,不如买基金理财;女生委屈:“我爸妈说连三金都不买,嫁过去要被人看不起。”
这不是个例。今年金价持续飙升,周大福足金价格一度突破900元/克,不少备婚族看着金店标价直冒冷汗。社交平台上,“结婚必须买三金吗”的词条下,3.2万条评论撕开当代婚姻的现实困境——当传统习俗撞上经济压力,当爱情遇上金价,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02 三金背后的千年执念:比黄金更重的,是人心
在山西大同,奶奶至今保存着1978年结婚时的金耳环,薄如蝉翼,总重不到3克。当年她丈夫在矿上连轴转三个月,用工伤补助换来的这份心意,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照亮了整个婚姻。
三金的传统,本就裹着温度。
古代“聘礼五金”是婆家诚意的证明,现代“结婚三金”则演变成项链、戒指、手镯的固定组合。长辈们执着的不是黄金克重,而是那份“我女儿值得”的心意。就像老家邻居张姨,女儿结婚时女婿送的金项链断了三次,她却始终戴着:“这是孩子刚工作那会儿,他熬夜接私活挣的。”
黄金千年不腐的特质,让它成了中国人婚恋观的最佳载体——我们渴望爱情如黄金般纯粹,婚姻如黄金般恒久。
03 当金价变成照妖镜:有人在攀比中迷失
但现实的裂缝,往往从攀比开始。
小红书上有姑娘晒出婆婆送的100克金镯子,评论区立刻卷起风暴:“我婆婆才给50克,果然不被重视”“三金没花10万都是扶贫”。金店柜姐告诉我,有准新娘临时加码:“表姐结婚时三金花了8万,我不能比她差!”未婚夫沉默刷完信用卡,婚礼前夜却在车里抽了整晚烟。
更魔幻的是“三金鄙视链”:周大福瞧不上老凤祥,古法金碾压普通素圈,买金条的嘲笑买首饰的不会理财。金价越是疯涨,焦虑越是沸腾,本该温暖的仪式,成了掏空六个钱包的面子工程。
04 破局之道:比黄金更珍贵的,是清醒
在深圳打工的95后小夫妻,给我上了生动一课。
他们用买三金的预算,打了三枚银戒指,内侧刻着租房地址和两只猫的名字。“黄金留着等金价跌了再买,但结婚的日子不能等。”新娘晃着戒指笑,阳光穿过银圈落在婚纱上,比任何金饰都耀眼。
这不是鼓励所有人拒绝三金,而是提醒我们思考:
买三金是为谁?杭州女孩把男友送的10克金片打成婴儿手镯:“将来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妈妈从一无所有时就开始存的爱。”怎么买更聪明?北京白领选择银行金条+手工费定制,比品牌金店省了2万多;何时买更重要?青岛渔民在金价600时买了素圈对戒,剩下的钱办了海岛婚礼,朋友圈定位在巴厘岛时,没人关心他媳妇戴没戴金镯子。05 写在金价高点的话:婚姻从来不是“含金量”测试
三金该是婚姻的祝福,而非枷锁。
金价会跌,金饰会旧,但两人携手对抗世界的决心,才是婚姻里真正的“硬通货”。下次再为三金争吵时,不妨牵住对方的手摸向心口——那里跳动的温度,可比900元/克的黄金贵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