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挤兑伴随着萧条和战争,本轮金价上涨引发三战的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25-04-02 13:50  浏览量:13

货币进入纸币时代以来,黄金从来都是货币稳定之锚。即便金本位之下,依然发生了两次黄金挤兑,而且每次黄金挤兑后,随之而来的都是惨烈的经济大萧条。布雷孙森林体系之后,虽然货币不再跟黄金挂钩,但经济稍有风吹草动,黄金都会遭遇挤兑。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后,黄金价格大幅度攀升就是最好的说明。当下,似乎迎来了第四次黄金挤兑潮,一旦黄金价格稳不住,坐市商被挤兑破产,接下来是全球经济大萧条呢?还是战争呢?

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中央银行体系,以黄金为信用基准运行的一套货币发行体系。这套体系自17世纪后半叶,稳定运行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期间发生过两次黄金挤兑,最终都因为无法压制金价而诱发了严重的后果,要么是经济危机,要么是战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次贷危机又引发了一轮黄金挤兑,当时看似危机解除,实则用债务方式将危机掩盖了。现如今,黄金价格大涨,是否意味着又一次的黄金挤兑正在发生?盘点以往三次黄金挤兑我们发现,每次黄金挤兑后,都伴随着严重的经济问题,甚至第一次黄金挤兑间接诱发了世界大战。那么本轮黄金挤兑爆发后,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儿呢?接下来,我们先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三次黄金挤兑的前因后果。从这里面,我们或许能发现历史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一次黄金挤兑发生在1920年代,这次黄金挤兑直接诱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进而演化为惨烈的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结束的时间是1919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稳定运行了二十年。这二十年中,各国的生产大幅度扩大。但是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却不足以消化庞大的产能。消费力不足的问题在全世界显现。加之一战后,因为很多国家因为战争,黄金储备不足以支撑货币发行,美元和英镑因美国和英国黄金储备足够,开始成为外汇储备货币。美元和英镑虽然是金本位,但是作为别国的外汇储备却是在双倍创造信用,这导致同等数量的黄金,在英美国内发行了一定数量的货币后,又在国外中央银行创造了同等数量的信用。

1920年代末,当大家预期产能过剩,消费能力下降之后。出于经济决策防守的本能,民众开始涌入伦敦,将货币换成黄金。英格兰银行很快被挤兑,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不足,为了避免被挤兑破产,紧急向美联储借入大量黄金。美联储不可能借给英格兰银行太多黄金,因为一旦挤兑发生,美联储也要储备足够多的黄金应付挤兑。美联储只借给英格兰银行5亿美元的黄金,根本没有平息民众挤兑黄金的热潮,于是第一次英镑违约爆发,英国央行暂停兑换黄金,英镑迅速贬值。

英镑违约后,法国率先去美联储提取黄金,这一行为迅速蔓延为一场全世界中央银行和美国民众对美联储的挤兑行为。如果美联储没有因为外汇储备的问题而创造双重的货币信用,美联储是有能力应对黄金挤兑的。但是因为美联储借给外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只是一串存在账上的数字,并未将黄金一同运出。这导致美元的数量超过美联储的黄金储备。于是美联储在黄金不足的前提下,黄金储备快速下降。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银行体系开始提前收回贷款。这导致股市和民间流动性迅速被抽干。最后的结果是,美联储也没有顶住黄金挤兑,抽贷行为还将股市给搞崩溃了。美国股市崩溃,是大萧条的开始。这场发生在1920年代的黄金挤兑案,最终让美国迎来了一场大萧条。美国大萧条发生后,国内消费能力急剧萎缩,美国市场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迅速传导到全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第一次集体经济大萧条。

这次大萧条直接导致了1930年代日本和德国的政治巨变。两个对外部市场极度依赖的国家遭遇大萧条,整个国家开始快速军国主义化。上台的强硬派为了扭转高失业率,选择扩大军工生产的方式来挽救经济。军工产能的扩大又给了德国和日本发动战争的勇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如果细究起来,1920年的黄金挤兑,本质原因是金本位下,货币超发叠加产能过剩。一旦负面预期形成,挤兑将不可避免地爆发。毕竟谁也不会相信纸币的信用,只有真金白银拿在手里才踏实。一旦大家都去将纸币换成黄金拿在手里,各国的金融体系马上就会崩溃,随之就会诱发经济危机。

第二次黄金挤兑发生在1960年代,经历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极端消耗,美国因为战争的需要,货币超发非常严重。尤其是越南战场长时间的消耗,让美国政府赤字高企。当时的全球货币虽然不全是金本位,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美元是直接与黄金挂钩的,至少美元在执行金本位。

一旦黄金因为美元超发而价格上涨,势必影响到美元的货币地位。于是,美联储联合西方国家央行成立黄金互助基金,拿出大约2万吨的黄金储备,来应付黄金价格的上涨。当时,黄金互助基金根据黄金价格波动来压制黄金价格,只要黄金价格超过35.2美元/盎司,黄金互助基金就拿出黄金在伦敦市场抛售。以压制黄金价格稳定在35美元的价格上。

结果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整个西方央行拿出一半的黄金储备在市场上连续抛售,黄金价格依然压不住。1968年,美联储决定干一把大的,将所有准备的储备金一次性卖出,期望用黄金洪水淹没买单,一举将黄金价格打下来。结果迅速打脸,市场吃下了所有的黄金卖单。黄金互助基金的黄金储备消耗一空,这一役,美联储一家就损失了1万吨黄金储备。按照这个趋势抛售下去,就算整个西方的黄金储备都卖空,也未必能压制住黄金价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各国超发货币有多严重。

黄金互助基金在1968年实质上已经崩溃,为了应对这场黄金挤兑,整个西方国家央行损失黄金储备超过2万吨。这次挤兑黄金,直接导致美元违约,布雷孙森林体系解体。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美国在1973年到1975年,1979年到1982年两次出现经济衰退。经济增长大幅度下滑,物价指数快速攀升。

导致滞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之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变得极其不稳定,汇率频繁波动,对国际贸易和投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叠加两次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生产成本高企,推高了通胀的同时,抑制了消费,经济停滞自然不可避免。此外,石油看似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美元,又有谁能说清楚,两次石油危机,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蝴蝶效应呢?

为了应对通胀,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暴力加息,将南美国家的债务危机拉爆。美国若不是将当时蓬勃发展的南美给吃干抹净,大概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本就无力应对日本的经济攻击。随后的广场协议,美元有序贬值,一定程度上保住了美国的基本面。接下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则让美国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危机开始在信息革命的加持下逐渐解除。

这一次黄金挤兑的后果一样非常惨烈,至少南美国家的经济衰退被经济学家冠以“中等收入陷阱”的称号就说明一切。随后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量,缓解了这次危机的影响。

按道理说,这次危机之后,货币都不跟黄金挂钩了,接下来就算遭遇经济危机,也不会出现黄金挤兑了才对。但是黄金的货币职能在几千年的使用中深入人心,以至于经济危机苗头只要出现,大家就会疯了一样去买黄金。2008年的黄金价格上涨,正是出于这种本能,进而诱发了第三次黄金挤兑。

大家去看一下黄金价格就会发现,2007年之前,金价已经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苗头。至于原因,我想大概了还是因为美元超发,毕竟2001年后,美国开启的反恐战争可是非常烧钱的,大量货币超发必然导致实体经济难以承受,过度金融化炒作引发了严重的资产泡沫。一旦大家对泡沫形成共识,避险就成为了大家的首选。

表现在黄金价格上,我们发现,从07年开始,黄金价格快速飙升,到2015年的时候,相比危机之前,价格直接翻倍。

因为这件事情发生的比较近,大家对金价的上涨大多都有直观感受。在我的理解中,这次金价上涨不能算对黄金的挤兑,但是金价上涨太快一定意义上说明,全球货币超发引发的经济泡沫破裂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现在的全球经济衰退。或者说,今天的全球经济预期不佳,恰恰是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延续。至少,2018年后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一定程度上是危机的延续,因为这次跟19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战争太相似了。

如果说08年的黄金价格上涨的后果是因为经济危机,那么这场危机带来今天的世界贸易战,就是最大的后果。现如今,这场贸易争端叠加贸易战的影响,一旦没有新的技术革命产生,全球经济将会再次走进一场长时间的滞胀中难以自拔。

本轮黄金价格上涨是肉眼可见的,甚至比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上涨的更厉害。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黄金价格就出现了翻倍的行情了。最近几个月,伦敦金交割订单越来越多,每个月都需要预备上百吨的黄金来应付实物交割,如果这不算挤兑,请问什么才是挤兑呢?

从现在实物黄金交割数量来看,已经快抵得上1960年代黄金互助基金时期的交割量了。可是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黄金用来应付这种级别的交割数量。一旦伦敦黄金坐市商无力交割,接下来就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黄金挤兑,现在来看,这个时间已经不远了。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今年的黄金价格极有可能翻倍,黄金挤兑一定会在今年发生。

历史上多次黄金挤兑美联储都会出来救,但是这次美联储救市终将有心无力,这是否意味着世界将迎来一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如果没有产业革命,人类靠什么度过这次惨烈的经济危机?第三次世界大战终级结局方案吗?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三次黄金挤兑,美联储都是最大的救市单位。1920年代英格兰被挤兑破产之前,美联储冒险拿自己的黄金储备给英格兰银行应付挤兑,本身就是为了维持美元的地位。因为在一战后,英镑跟美元是世界两大储备货币,一旦英镑倒下,接下来肯定是美元。

美元虽然非常希望英镑倒下,但是两者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最终美元也没有逃脱被挤兑的命运。英美两国的主权货币违约的威力巨大,当时又没有产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国家带去增量经济以应对大萧条。大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1960年代美国牵头的黄金互助基金,本质上即是在保卫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说白了,当时全球货币跟美元挂钩,美元跟黄金挂钩,一旦黄金价格压不住,大家都会疯了一样抛弃美元换回黄金。美元国际地位不保,还怎么维持其霸权地位呢?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不惜损失万吨黄金,也要打压金价的原因。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只要货币超发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黄金被挤兑的风险。如果美元是自律的,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美元,自然不存在黄金被挤兑一空的风险,也就不存在黄金价格上涨导致美元信誉下降的问题。说白了,金本位固然有其缺陷,但是法币时代的缺陷更大,没有了黄金的束缚,货币超发如脱缰之野马,大家还是会对货币的信用失去信心。

这就是2000年后,黄金价格开始飞速狂飙的原因,当2008年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之后,美联储实际上已经没有用抛售储备黄金的方式,对黄金价格进行打压的能力了。因为美联储的所有黄金库存仅剩下几千吨,账面价值也只有110亿美元了,虽然是以44美元/盎司计价得出的数字,依然代表着8000吨黄金根本就难以应付400万亿美元信用的膨胀了。就算按照现在的金价,将美联储的黄金储备估值扩充90多倍,其总价值也不过一万亿美元。依然难以用抛售黄金的方式应付黄金的挤兑。

不过08年危机之后,美联储并非没有努力,2010年,美国政府预期缩减债务增加速度,一定程度上让黄金价格稍微回落。美国政府一系列努力叠加我国2008年后持续大量购入美国国债,一定程度上帮助美元走强。美元和黄金负相关,美元走强,黄金价格就会下跌。

但是到了疫情之后,民主党各种作妖,发钱,再次让黄金冲破封印快速上涨。到2022年,即便是美国进行了一场持续的加息,金价一点都没有降下来的意思。美联储明白,现在美元摆烂的程度,是不可能将金价打下去了。与其将来一定会重回金本位,倒不如增加黄金储备。

虽然美联储没有直接下场增持黄金,但是2015年川普上台后,威胁对黄金加关税一定意义上导致大量现货黄金从伦敦被运到纽约。就算这些黄金没有进入美联储的储备库中,至少被美国用关税预期给吸走了。实际上,美国国内的黄金储备在关税威胁之下是在快速上升的。

现在美联储依然维持着高利率货币政策,美国政府非常希望尽快降息以缓解财政压力。美联储就是硬扛着不降息,美国政府威胁对黄金加关税。这导致美元维持强势的时候,黄金也在维持强势。

既然美元和黄金是负相关,那么要么美元强势是在虚张声势,要么黄金涨价是在虚张声势。很显然,现在看起来,黄金现货交割的数量逐月增加,大概率,虚张声势的一定是美元无疑了。从这个层面看的话,美元通过利率政策维持强势的同时吸纳更多的黄金进入美国,或许就是为接下来的大萧条做准备。

在我看来,所有的经济萧条总结起来就五个字:消费力不足。要破解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不是贸易战,不是制造业回流,也不是福利性社会。而是产业革命,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创新,消费力不足的问题会一直持续,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螺旋下降,直到回归农业社会。

而在信用膨胀时代超发的货币却一直存在,这些货币如果不消失,那么民众的购买力就会一直下降。因此,在消费力不足的滞胀时代,大家有本能的意愿将货币兑换成黄金。这是一种经济领域的自我防御姿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货币购买力在萧条时代的滞胀问题。金价上涨的趋势是难以避免的。

我感觉这次,美国不但不准备压制黄金价格,而且还在有意推动金价上涨。如果黄金价格一直上涨,最终一定会将美元信用击溃。那么美国图什么?想将自己引入大萧条吗?

我想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思考过吗?美国鼓着最后一口气,维持强势美元的同时抬升黄金价格,用加关税预期管理,但是并不对黄金加关税吸引大量黄金运到纽约。美国正在以尽可能少的代价购入尽可能多的现货黄金。而且美国明显在逆全球化,拒绝履行国际责任,并宣扬光荣孤立,也就是缩回美洲自我发展。

一旦美国跟世界经济切割,势必导致美元全球地位崩塌,那么为什么不趁着崩塌之前,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购入黄金呢?在美国看来,美元体系崩溃后,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撑起新的世界货币责任。到了那时,谁的黄金储备多,谁的货币就强势。就算美国不履行国际责任,不一样能够保持强势吗?现在大家看到的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在博弈,有可能是美国故意给外界看的,这是一场旨在引导黄金涨价的阳谋,目的是引导货币体系重回金本位。这样,美国依靠全球最大黄金储备国地位,依然能够保持强大。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各国的央行,都在增持黄金的原因。大家都看到了这个趋势,都在尽最大可能在现有货币体系崩溃之前购入尽可能多的黄金。如果再算上民众增持黄金的话,对黄金的挤兑也就难以避免了。

从这方面看,黄金价格飙升势必导致越来越严重的消费力下降。消费能力不能消化工业生产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失业,进而在滞胀中螺旋下滑下去。这个时候,除非有一场科技革命带来庞大的经济增量,否则,人类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经济大萧条。

这件事情如果发生了,请问大家,最后有什么结果?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必然导致大部分保守政府倒台,新政府为了赢得民心,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失业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各国都产能过剩,消费力不足,谁也不愿意对外开放市场,这个时候,政府要么削减社会福利,要么进行对外掠夺。削减社会福利会导致民众反对,所以只能走对外扩张的道路。

从这方面说,欧洲是最危险的,因为欧洲福利性社会一旦遭遇经济大萧条,必然要解决大家的就业问题。而削减社会福利是万万不能使用的手段,所以欧洲必然要通过重振军工产业的方式,解决民众的就业问题。但是军工产业本身不能创造利润,最终还是要进行对外扩张。现在欧洲所谓重振军工产业的提法,恰恰是一战之前,二战之前欧洲多国应对经济萧条的做法。惊人的历史再次重合,欧洲大概率会再次成为三次大战的策源地。现在看起来,这场大萧条可能还是会以世界大战的方式终结。

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世界大战能够解决经济大萧条的问题呢?其实这里面的逻辑很好理解,一场大战虽然不能解决消费力不足的问题,却可以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就像一战,二战时期,旷日持久的,破坏力巨大的战争将各国的生产能力摧毁殆尽,战前产能如果是100,战后的产能或许连20都没有了。虽然大家消费能力没有提高,但是一个大型经济体的产能被摧毁,意味着供应大幅度减少。

因此,一场大战会带给全球20年的经济繁荣。20年后,生产重新进入过剩周期,世界再次进入消费力不足的困境中,接下来,继续一场新的大战。这就是一战和二战爆发的底层逻辑。所以大家不要简单的去看待黄金价格的上涨,这背后有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在作怪。

小结:每一次黄金被挤兑背后,都是大萧条发生的前奏。经济萧条的本质,是消费力不足以消耗生产力产出。民众在萧条之下进行防御性经济决策最好的手段是持有黄金,所以每次黄金大涨必然是因为经济萧条。

如果没有产业革命带来新的经济增量,萧条之下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一直持续,直到一场大战摧毁大量产能,让剩下的产能不再过剩。这就是世界大战的经济学逻辑,黄金,只是这种逻辑的一种解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