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庙黄金被曝43克黄金按34克回收

发布时间:2025-04-03 14:49  浏览量:10

近日,河北廊坊一则关于老庙黄金回收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4月1日,张先生透露,因近期金价上涨,朋友打算出售一条黄金项链。出于对大品牌的信任,朋友选择了老庙黄金进行回收。然而,这次本以为会公正靠谱的交易,却让人大跌眼镜。

当日黄金回收价为722元每克,可当老庙黄金店员将黄金项链烧完后,却以金子颜色多样、含有焊药、纯度不够等理由,提出直接扣除整个克重的20% 。原本重量为43.4克的项链,竟被要求按34.4克回收,这一下就相差了8.9克的重量,价值损失高达6千多元。察觉到不对后,张先生的朋友拿着金子换了一家回收店,结果这家店一克只扣了15元的焊药费。

此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纷纷表示遇到过类似的黄金回收套路。有网友称:“本以为大品牌更有保障,没想到套路这么深。”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之前也碰到过,回收时各种挑毛病压重量,太坑人了。” 点时新闻联系老庙黄金品牌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回应称,黄金回收规则以门店为准,已将该情况记录并反馈,若存在不规范操作,后续会有专人处理。

黄金回收行业存在一些乱象,此前也有不少类似事件发生。2024年5月,网络打假博主曝光安徽芜湖一黄金回收店使用“鬼秤”,31克的黄金项链经店内工作人员称重后仅剩15.87克,双方为此发生争执。最终,该店因使用加装芯片改造破坏其准确度的计量器具从事贵金属回收贸易结算,被市场监管局拟合并顶格处以罚款22000元,并拟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此外,还有消费者遇到过黄金在熔金后被以成色不足为由进行不合理的重量折算,最终交易价格与预期相差几千元的情况。

对于黄金回收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四川省律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公益律师冯骏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有知情权,若买卖合同文本没有专门指出相关的扣除比例以及系数标准,相当于一切解释权都归于经营者,这样的经营者最终解释权主张在法律上是不被支持的。而且,经营者进行熔金造成的损失应由经营者赔偿。

此次老庙黄金被曝光回收“缺斤少两”,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老庙黄金作为知名品牌,一直以来在消费者心中有着较高的认可度,此次事件无疑给品牌信誉蒙上了一层阴影。在黄金价格持续上涨,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回收黄金的当下,黄金回收行业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规范行业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各大黄金品牌也需加强对旗下门店的管理,杜绝此类乱象的发生,重塑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