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增产秘诀:膨大剂使用黄金期,农户必看!

发布时间:2025-04-03 19:34  浏览量:12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升级,"膨大剂"逐渐成为小麦高产管理的焦点。然而,用对时间才是增产关键!小麦膨大剂在什么时间打效果最好呢?

小麦膨大剂主要成分是氯化胆碱,氯化胆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非常好的内吸传导性,被小麦植株吸收后,能促进细胞分裂,加速籽粒发育。从而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膨大剂通过调节小麦内源激素水平,促进细胞分裂和籽粒膨大。但若在分蘖期过早使用,会导致无效分蘖激增,消耗养分;抽穗后过晚使用,则会干扰灌浆进程,形成空瘪粒。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约抽穗前15天),正是穗分化与籽粒基础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精准施用膨大剂,可定向作用于穗部,提升穗粒数和千粒重。

膨大剂使用要求比较严格,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喷施膨大剂的最佳时间,一般要求主茎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至3-5厘米,幼穗进入小花分化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避免低温降低药效;选择无风晴天上午10点前进行施药,避开扬花期和降雨时段。

膨大剂使用剂量要求也比较严格,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使用,超量使用易导致倒伏,亩用量控制在50-60毫升;膨大剂只是一种调节剂,为达到增产效果,需结合"一喷三防",与杀虫剂、叶面肥错时使用,施用后需保持田间湿度60%-70%,及时追施孕穗肥(每亩尿素5-8公斤)。数据显示,在黄淮海麦区,科学使用膨大剂可增产8%-12%,配合水肥调控可突破15%增幅。

膨大剂犹如小麦增产的"加速键",但只有踩准拔节孕穗期的黄金节点,才能激活其最大潜能。建议农户结合田间诊断,制定精准方案,让科技真正为丰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