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宿州市区历史上消失的九层宝塔!

发布时间:2025-04-06 11:20  浏览量:14

宿州西关曾矗立着兴福寺九层砖塔,登塔可见隋堤杨柳、古城烟火,符离远山如黛,护城河白鹭翩跹。这座随赛珍珠《大地》蜚声世界的古塔,见证过唐宋香火、明清盛景,却湮灭于战火与时代更迭。如今它仅存于大运河遗址碑文间,而塔影仍流淌在诺贝尔文学殿堂的笔尖,提醒着高楼林立的现代小区:脚下埋着千年水墨长卷的断章。

萧县岱湖有龙辰塔,灵璧钟馗文化园有馗风塔,而作为宿州主城区的埇桥区,却没有什么楼阁、宝塔等传统中国古典建筑。埇桥区一直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宿州没有什么文化底蕴,没有什么古建筑,更没有塔。

其实,宿州城在历史上是有宝塔的,可以考证的有一座塔就在宿州城外西关,它不但是宿州八景图中睢阳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走进了世界文学的殿堂。

它就是宿州兴福寺内的九层砖塔,塔为何名已不可考,因为距离宿州西门连汴门较近,姑且叫它连汴塔吧。

宿州护城河西南方向,西关大街(隋唐大运河遗址)以南,曾有一个老八中,前几年拆除,然后向南重新建了一座新八中,而老八中,就是宿州兴福寺的所在地。

据宿州志记载,朝阳庵、福圣庵、大觉寺、马神庙、观音堂、准提庵、兴福寺、“耳力”舆堂、速报三司庙、东岳庙、张仙庙,以上西关。

据说,兴福寺始建于唐代,宋代称兴福院。

宿州八景图睢阳古道(宿州规划馆)

在明清《宿州志》所绘的宿州八景图中,有一景为睢阳官道,宿州城门外,有寺院,寺内有九层宝塔一座,这就是宿州的兴福寺塔。

登上兴福寺塔,可以俯瞰宿州城内外胜景,隋堤上杨柳青青,西关大街上店铺林立,城内车马喧嚣,西关古城门高大而坚固,仿佛是城市的守护者,守护着城内的安宁与和平。

向北望,可以看到城外阡陌纵横,符离远山如黛,护城河中,鱼儿嬉戏,时有白鹭飞舞,向南望,郊原平坦,好似一处水墨古画。

可惜的是,睢阳古道的美景已经消失了。

宿州做为美国著名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她曾在这里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小说内容背景就是赛珍珠曾生活数年并念念不忘的宿州。

在这里,赛珍珠感受到了北方小城的生活,她的作品中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宿州城的痕迹,比如文中城外的西塔,对应的正是宿州城西曾经存在的兴福寺塔。

兴福寺塔,曾经作为宿州城的至高点,赛珍珠每天走在街道上都能望见,也随着她的小说,走进了世界文学的殿堂!

相传该寺庙有大雄宝殿及两个套院,供奉着释迦牟尼、观音、药师等神像。院东南角挂有明代嘉庆年间的大钟,西南角是一座九层塔,塔内有一根高大的木柱,缘梯环柱而上,可达塔顶,于塔顶可览宿州风光。据说此塔毁于抗日战争后期,防止对方攻占登塔看到城内情况,为伪军窦光殿部所拆。也有老年人说此塔拆除于50年代。后者说法比较靠谱。

而兴福寺,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消失了。

如今,老八中南移,这个地方,正在进行城市开发,在不就的将来,即将成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小区。

这个地方,位于宿州护城河畔,也位于宿州大运河遗址的南侧,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运河宿州西关步行街遗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