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以旧换新”需求升温,这些回购交易的“坑”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5-04-07 16:03 浏览量:14
尽管近两日金价经历一波跳水,但国际金价今年以来的涨幅仍有近16%。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足金金饰价格仍维持在915元/克以上。而趁着金价高位,相比直接购买,越来越多消费者想把家里闲置的金饰品出手换新或直接变现。旧金如何换新、价格如何、有哪些门槛套路需注意?记者走访了多家市场机构,并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一、厘清规则,不同品牌换新政策差异大
“换金的时候,商家要收这个费、那个费,店员计算器摁得飞快,消费者根本算不清楚。”去品牌金店“以旧换新”的消费者是否都有以上这种感觉?
记者了解到,各品牌以旧换新规则存在不小差异,包括了添金、工费、熔炼、损耗等费用,消费者在换购时需要搞懂规则、做好计算。
以周大福、老凤祥、老庙黄金为代表的品牌都提供了“添金换新”政策,添金幅度在20%-50%左右。而对于本品牌或非本品牌的旧金,添金比例或会不同。
所谓添金换新,指的是新首饰的克重要比就旧首饰重,重的部分按今日牌价计算。此外还需要加上按件计算的工费,部分品牌还需要计算旧首饰的熔炼费。
以老庙黄金为例,换购黄金需要收取1%的损耗折旧费及每克12元的熔炼费;对于不是同一品牌的黄金制品,则还要额外满足贴金40%的要求。例如,一款重量10克其他品牌的旧金饰,按照政策能抵扣9.9克。假如当天金价为900元,那么,旧金抵扣的最终数额就为9.9*900-12*10=8790元。同时,需要买到的新金饰重量则至少为14克,多出的4克就按当日金价计算,工费另算。
而亚一金店则仅对部分品牌的旧金饰予以置换,针对大部分品牌的回收金价为当日金价减10元,而黄金换购还需消费者承担2%的损耗折旧费,并满足贴金30%的要求。
由于各品牌对于上述费用的规定都不相同,在某些时段还会有免折旧、减少贴金克数、增重折扣等优惠活动,因此大家换购黄金一定要搞清楚每个品牌的规则,最好还要统筹考虑当日金价及近期金价的波动,找准换购时机。
二、克重不增反减,警惕“一口价”商品
除了以克换克外,不排除有商家诱导消费者在以黄金饰品旧换新时选择“一口价”商品。换金的消费者还需留个心眼。
前不久,方女士在商场某黄金品牌以旧换新购买一款新饰品。选购期间,柜员极力向她推荐某款手镯,方女士并没有在标牌上看到这款饰品的克数,商家也没有明确告知标价与克数的关系。由于款式靓丽,方女士换金后最终又补了1800多元。
回到家后,她对饰品进行称量,发现比原有旧金还少了2克黄金。“少了黄金,反倒需要多补钱,相当于每克黄金高达1100元左右。”于是,她向商家提出质疑,对方回应称该款饰品为“一口价”商品。
所谓“一口价”,是指商家为黄金饰品标定一个固定价格,并非按照黄金克重计价。商家对“一口价”金饰的定价依据多以独特的造型设计为主,这种定价大多会高于金饰的克重计价。
事实上,不少柜员都会优先推荐购买所谓“一口价”金饰,刻意着重描述其工艺水平,但实则饰品的实际重量较轻,工费则高。而相较于直接推荐消费者购买,将“一口价”黄金置于“以旧换新”的环节中,则更加难以识别。
提醒消费者买黄金饰品时,谨慎对待标明“一口价”的黄金饰品,选购时仔细询问、查看黄金饰品的品名、重量、单价、纯度等详细信息。另外需要求商家出具发票等购物凭证,并详细载明所购饰品的编号、纯度和含量、品名规格、数量、重量、单价、工费、折扣、总金额等信息,以备维权使用。
三、线上寄出难看管,小心商家动手脚
“支持旧换,超清晰流程,陈旧过时的款式都可以来兑换……”在电商平台直播间,也有商家推出线上黄金饰品以旧换新业务。
近年来,线上回收平台也开始涉足黄金回收业务,甚至还可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废旧黄金回收属于特种经营行业,需要办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从事黄金回收业务需要有特定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线上黄金交易平台良莠不齐,许多线上黄金交易平台并不具备这样的资质。
实践中,线上回收平台跑路、暴力检测、调包黄金、恶意压价等情况时有发生,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在此建议投资者选择银行、品牌金店等正规回收渠道。如果一定要选择线上平台,出售人也应充分了解自己产品的含金量、克数等信息,审慎考察线上回收平台是否具有相关从业资质,了解平台运营状况和检测流程。
在一家线上平台,客服称,如果想以旧金换新金需要拍一个100元定金链接,24小时内把旧金邮寄过去。“我们收到后进行验料,按照出货结算当天的金价进行核算。”
值得注意的是,旧金一旦过火、检测、复秤结算后将直接结算入库回炉熔炼,无法恢复原样。且不少类似平台都是是按发货当日金价结算,而不是消费者的下单当日。
对于这样的交易方式,消费者需要特别小心。毕竟旧金寄出到了对方手上,自己就失去了主动权。如果线上商家把旧金烧完以后说成色不达标,那消费者就处于被动了,而东西也无法恢复原装,只能任由对方压价。
四、市场回购价格透明,“高价”必有套路
如果有人不想将手头的旧金饰换新,而是想直接出手兑现,那么以下几点也要注意。
在一些个体商家和网络上经常能看到“高价回收黄金”的招牌,通常这些门店给出的回收价格比品牌金店高出一大截,有的甚至比国际金价还高。
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市场上的黄金回购价十分透明,比大盘价低5-15元左右是正常的。例如4月7日的黄金大盘价为713元/克,那么报价接近698元/克-708元/克的都属于正常范畴。
即使受市场内卷影响,部分商家的报价会稍高,但基本不会超过大盘价。而那些动辄高于大盘加几十元甚至百元的回收报价,一定都存在套路——比如商家会使用“鬼秤”或“遥控秤”等。
那普通消费者如何验证商家的秤准不准呢?对此,一名黄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首先要看电子秤是否有CPA标志,是否张贴了有效期内的绿色“强检合格”标签。然后,上秤前可先称下自己的身份证,重量应该是6.6克左右,如果没有身份证,找一个1元硬币,重量在6.05克左右。如果商家的秤误差太大,就说明有问题。
除了在用秤称重时做手脚,用高价做诱饵然后再找借口大打折扣,也是黄金回购中常见的套路。
例如,回收时无收据、无证书等因素可能成为商家收取额外费用的借口。一些商家以黄金年头久远为由收取所谓“折旧费”,一些商家将燃烧黄金时用来助熔的硼砂当作杂质,借此收取杂质费。但事实上,黄金回收与其新旧无关,与有无证书发票也没有直接关系,仅有克重和纯度才是唯二依据。
头图为某柜台内的黄金饰品。叶赟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