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多因素推动黄金进入闪耀周期

发布时间:2025-04-10 09:50  浏览量:11

近期,金价一度突破3100美元/盎司关口,年初至今的涨幅近20%。如何看待黄金价格所处的历史方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鲁政委近日在“上证·首席讲坛”发表演讲并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宏观杠杆率的上升与所处经济周期是中长期时间维度支撑黄金价格的重要原因。在出现下一个公认的国际本位币之前,在看到新技术给劳动生产率带来明显的提升之前,仍然需要重视黄金的功能,黄金价格向上趋势不改。

同时,结合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鲁政委还分析了大变局之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与空间、扩内需的重要意义以及激发服务消费活力的可行路径。

多因素推动黄金进入闪耀周期

将时间线拉长,黄金于2019年开始进入一轮牛市。彼时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为1300美元/盎司左右。2023年以来,金价涨势迅猛。

鲁政委认为,近年来的黄金价格走势同时受多个中长期重大趋势性因素影响。

一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被七国集团(G7)冻结。这引发了关于美元能否像过去一样承担国际储备货币责任的质疑。而黄金则是可以实现一般支付的硬通货。不过,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因此造成的黄金价格变化也并非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二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杠杆率上升。目前全球多个经济体的宏观杠杆率在上升之后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甚至还在进一步上升。如果全球的信用货币的供给速度快于黄金的供给速度,那就意味着黄金的价格相对信用货币在上涨。

三是所处经济周期和产业技术周期。兴业研究发现,当前全球经济符合康波周期萧条期的特征。而在历史上,黄金在康波周期萧条期的上涨概率是100%。

黄金闪耀周期何时终结?鲁政委表示,或许再过1至3年会看到黄金闪耀的尽头,但是现在还没有看到迹象。当前黄金牛市逻辑完备,持续时长需要密切关注科技、加密货币、债务问题、货币体系的进展。

中国正为企业创新提供试验场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之际,中国经济如何找寻潜力与空间?鲁政委表示,中国具有超大市场规模,可以提供大量需求,同时为企业创新生产体系、适应市场提供试验场。

“有人将之称为规模经济,我更愿意称为实践出真知。即中国市场需求巨大,技术水平会在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不断打磨、提升。”鲁政委说,我国不仅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基于这种优势,中国经济实现了硬技术与软服务上的快速跃升。

“我国经过数十年工业化所锤炼的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训练有素、高效率的人才队伍及组织体系是其他任何经济体所不具备的。”鲁政委说,尽管近些年市场扩张速度放慢,产业竞争更为激烈,这反倒激励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消费的机会是全面的、持续的

鲁政委表示,几十年来,我国从未像目前这样把扩大消费作为一个战略性、长期性的决定中国经济第二增长曲线的事情来对待。我国正进入一个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来带动中国经济的阶段,正通过将消费与投资合一、消费投资于人的政策来支持中国经济长期的强劲增长。在这一阶段,消费的机会是全面的、持续的。

“如果一定要在全面的、持续的‘繁花’中,找出短期内开得很艳丽的‘花’,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把握。”鲁政委分析:一是数字消费,即TMT(电信、媒体和科技)相关消费。游戏、短视频及其配套的硬件产品未来都会有更大的机会。同时,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机会也值得挖掘。二是与情绪价值相关的消费。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消费时十分注重情绪价值,已带动相关领域表现亮眼。三是旅游消费,特别是文旅相关领域。具备消费能力和消费时间的银发人群规模越来越大,有望带来明显的文旅消费需求增长。

像“抓中药”一样完善资产配置

谈及如何做好资产配置以保卫财富时,鲁政委认为:首先,投资者需要了解自己,明确多少资金可以用于投资,可以投资多长时间,以及自身有多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其次,资产配置不能指望每一只产品都赚钱,而应该像“抓中药”一样,风险高的和风险低的资产都适当配置。

鲁政委的团队研究发现,在超过10年的时间里,如果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包含一定比例的黄金,能够平滑曲线、增厚收益,让组合的盈亏波动更平稳。不过,添加黄金后虽然能降低组合风险,但添加比例过多也会侵蚀组合的收益。

近期,4家保险公司宣布落地黄金投资交易,标志着保险资金正式进入中国黄金市场。对此,鲁政委认为,规模较大的保险资金进入黄金市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黄金市场在全球的地位。“通常,全球主要本位币国家的黄金市场都是在全球居于前列的,我们乐见‘上海金’的影响力越来越广,进而助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