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也有最佳“黄金时间”,不是11点,中医:这个时间最适合入睡
发布时间:2025-04-10 06:31 浏览量:4
惊!原来睡觉也有 “黄金时间”,不是 11 点,而是这个点
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55 岁的赵大叔像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简单洗漱后,他看了眼墙上的时钟,指针刚过 11 点。赵大叔爬上床,本想着能快速进入梦乡,缓解一天的劳累,可现实却不尽人意。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身体像是被施了法,怎么都无法放松。好不容易迷迷糊糊有点睡意,没一会儿又被莫名惊醒,而后再次陷入漫长的失眠煎熬中。
第二天清晨,赵大叔顶着两个黑眼圈,满脸倦容地出了门。在小区花园里,他碰到了精神矍铄的孙大爷。孙大爷步伐轻快,脸上洋溢着红润的光泽,与赵大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大叔不禁心生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孙啊,你每天看着都这么有精神,到底有啥秘诀呀?我最近可愁死了,晚上老是睡不好,白天干啥都提不起劲,脑袋昏昏沉沉的,记性也大不如前。”
孙大爷笑着拍了拍赵大叔的肩膀,说道:“老伙计,我呀,一直坚持晚上 9 点半到 10 点之间就上床睡觉。你可别小瞧这早睡的习惯,它对养肝护心可大有好处呢。睡得早,睡得沉,第二天自然精神抖擞!”
赵大叔一脸惊讶,疑惑地问:“不是说晚上 11 点前睡觉就可以了吗?你这也太早了吧?”
孙大爷神秘一笑,说道:“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中医讲究‘子时大补’,要想睡得香,身体好,找准入睡的时间点至关重要。”
赵大叔听后,心里直犯嘀咕,决定一定要弄清楚这睡觉时间背后的奥秘。那么,到底晚上几点睡觉才最养生呢?为什么说子时的睡眠如此重要?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中医眼中的最佳入睡时间
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身体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但在中医的理论里,睡眠可不只是简单地看时长,更关键的是入睡的时间点。尤其是晚上 9:30 - 10:30 这个时间段,堪称人体进入深度修复的黄金时刻。
中医常说 “子时大补”,这里的子时指的是晚上 11 点到凌晨 1 点。在这个时间段,人体正处于养阴生精、修复脏腑的绝佳时机。而要想让身体顺利开启这一自我修复模式,最好能在晚上 9:30 - 10:30 之间就躺到床上,这样到了 11 点,身体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为啥一定要赶在 11 点前入睡呢?根据中医的 “子午流注” 理论,子时是胆经当令之时。此时,胆汁分泌格外旺盛,它不仅能助力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还能对细胞进行修复和再生。可要是到了子时,你还在熬夜追剧、玩游戏,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各种健康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比如说,你可能会出现肝火旺盛的症状,早上起来感觉口干口苦;气血也会变得不足,脸色看起来暗黄无光;免疫力下降,三天两头就感冒生病;记忆力也大不如前,经常丢三落四,精神恍惚。所以,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妨尝试在晚上 9:30 - 10:30 之间入睡,让身体在子时能充分地进行自我修复。
晚睡的危害:身体在抗议
长期晚睡,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就是肝脏。中医有云:“人卧则血归于肝。” 意思是当我们进入梦乡,身体的血液就会回流到肝脏,进行过滤和解毒工作。要是你总是熬夜,肝脏就没办法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一长,肝火就会变得旺盛,肝气也容易郁结。更严重的是,还可能诱发脂肪肝、肝炎等肝脏疾病。
晚睡的人,早上起床时常常会感觉口苦,眼睛干涩难受,整个人也特别容易疲劳。皮肤也会变得暗沉,毫无光泽。情绪方面,更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容易烦躁不安。
晚睡对心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中医认为,子时是阳气升发、心肾相交的关键时刻。要是长期晚睡,心火就会过于旺盛,而肾水则相对不足,这对心脏健康极为不利。不仅会导致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让血压变得异常,增加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那些经常晚睡的人,时常会感到心慌气短,头晕目眩,血压也不稳定。晚上入睡变得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特别容易惊醒,睡眠质量极差。
晚睡还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现代研究发现,晚上 11 点之后,胃肠道就需要进入休息模式了。可如果你还在熬夜,胃酸的分泌就会出现异常,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晚睡的人往往会出现胃胀气的情况,对食物也提不起兴趣,吃什么都觉得没滋味,消化不良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大便也常常不太正常。
长期晚睡还会打乱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熬夜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而褪黑素对于皮肤的修复起着关键作用。一旦它的分泌不足,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粗糙,暗黄无华,还容易长斑、长痘,加速衰老的进程。
经常晚睡的人,皮肤看起来特别粗糙,痘痘总是此起彼伏,怎么都消不下去。黑眼圈也越来越严重,就像戴了个大黑墨镜。脱发问题也变得愈发严重,每次洗头,都能看到大把大把的头发脱落。
调整作息,拥抱早睡
如果你长期被晚睡的习惯困扰,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帮你养成 9:30 - 10:30 入睡的好习惯。
睡前泡脚,让气血通畅起来
中医常说:“寒从脚起,病从寒生。” 睡前用温水泡泡脚,15 - 20 分钟即可。这简单的举动,能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缓解一天的疲劳,让你更快地产生睡意。要是在泡脚水里加入艾叶、生姜或者桂圆,助眠效果会更好哦。想象一下,忙碌了一天后,坐在温暖的泡脚桶前,让温热的水流包裹住双脚,全身的疲惫仿佛都随着那袅袅升起的热气渐渐消散,是不是感觉特别惬意?
告别手机,减少蓝光干扰
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恶魔,会抑制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让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影响入睡。建议在睡前 1 小时,就果断地放下手机。你可以选择听听轻柔舒缓的轻音乐,让优美的旋律在房间里流淌,放松你的身心;也可以像前面说的,泡泡脚,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让身体慢慢进入睡眠状态。
一杯安神茶,助你一夜好眠
睡前泡上一杯安神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枸杞菊花茶、桂圆红枣茶、酸枣仁茶等,都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能有效缓解失眠的困扰。当你坐在温馨的台灯下,看着热气腾腾的茶杯中,茶叶缓缓舒展,散发出阵阵清香,轻抿一口,让那温暖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固定作息,让身体形成生物钟
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时钟,有着自己的生物钟。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身体就会像被设定好了程序一样,到了特定的时间,自然就会产生困意,进入睡眠状态。建议每天都在 21:30 - 22:30 之间上床,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入睡变得轻松多了。
睡前按揉穴位,助力好睡眠
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轻轻按揉它,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促进深度睡眠。神门穴在手腕内侧,按揉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安神助眠、调节情绪的作用。太溪穴位于脚踝内侧,按揉它有助于补肾养阴,提高睡眠质量。每天睡前,花上几分钟,按揉这些穴位,为你的睡眠保驾护航。
赵大叔听了孙大爷的分享,又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睡眠的知识,决定从今晚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他满心期待着,能像孙大爷一样,通过早睡,重新找回充满活力的自己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