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法学研究生的十大黄金忠告

发布时间:2024-08-13 01:49  浏览量:8

以下文章来源于超律志 ,作者读研+

第一:始终保持你对真理的崇拜

作为一名法学研究生,阅读经典法学著作,能够让你对法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许你的目标是想成为法学大家,那么,你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始终保持你对真理的崇拜。而事实上,真理往往是难以捉摸的,但科学方法给了我们判定真理最客观的标准。

法学案例甚多,问题层出不穷,寻找真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保持一种谨慎乐观的心态,对待学术要有批判的思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学霸”可能存在,你可以跟导师意见相左,但真理不会被压制。要勇于跟错误叫板,敢于纠正自己的误区。不要固步自封,对待问题要始终秉持开放的态度。

第二:要做一个有趣的人

什么意思呢?其实,越成功的人,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就会越耀眼。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更加突出,你一定要首先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因为一个有趣的人,别人才更加愿意帮助你在某个领域成功。而且,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需要付出大量的工作和付出,所以,你一定是喜欢并享受这个过程的。作为学生的我们,成功的职场赢家毕竟还是遥远的,其实,我们在校也可以做一个有趣的人,努力让自己成为人群中受欢迎的人。

不管怎么样,要多思考自己,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创造条件,哪怕认识到自己是在曲折前行中走向自己的理想,这样也能更有乐趣。

第三:让数据为你说话

这个时代,什么最缺乏?真实的数据最缺乏。如果你在求学阶段,擅长用数据分析问题或者用数据进行论文写作,我相信,你的可靠性会更高一些。在你读研期间,你要明白,做好文献综述、研究记录、开展大量的论文数据探索、关注“异常”结果,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最近一年来比较流行的大数据报告,这是法律行业和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很多时候,数据是最帮助我们得到他人认可的事物。也许,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也未尝不可。

研究数据是一次极致的体验。要保证每一次数据的真实性,不要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数据,否则数据侵权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严格认真的分析你的数据,不仅能寻找你想要的结果,一些最有意思的结果往往是我们不能预期的。你不能仅仅因为你不喜欢或感到困惑而丢弃数据。

第四:要保持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有多大的衡量标准之一。不要做人云亦云的追随者,要敢于亮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法学是一门开放的学问,很多问题并没有太多固定的答案,所以,你要勇敢地去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并且找到问题的症结,勤于思考,多看书,多总结。

把独立思考打上自己的标签,让自己成为思考的践行者。但请你在思考的过程中,不要特立独行。一味追求与众不同,很可能你的思考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要尽量让大部分人都能认可你的思考,而不是去喊口号,要客观,冷静,沉着以及辛勤的付出和坚实的积累。

第五:最好的法学家往往都是哲学家

有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法学家的专著写了很多哲学问题,法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吗?是的,学哲学的哲学家其实很好学法学,学法学的法学家也很懂哲学。二者有密切的关联。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很多论述也来自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两者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把法学、哲学两门学科融会贯通,做到法学中有哲学,哲学中有法学,这其实是学术的一大境界。一般人还真达不到。好的法学家所做的研究往往是系统的、由点及面的、由表及里的。要学会发现你所关注的法学问题的普遍性意义,进而去研究哲学的一般规律。

在学校,我们并不要求你成为法学家,因为道阻且长。但靠谱的是,我们可以按照法学家和哲学家的标准要求自己,探究法学背后的一般性问题和哲学背后的人类普遍共识。

第六:争做优秀,但允许不足

很多学生对自我的要求很高,一定要做好的学生。但问题是,什么才是最好的学生?拿奖最多?考试第一名?这些可能是学霸所要求的。而真正的优秀不是靠学习,而是靠能力。学习好不就是能力强吗?学习不等于能力,学习优秀,能力不见得很强。很多毕业之后工作十分出色的同学,在校学习可能并不是最好的。如果你学习好,能力又很强,那恭喜你,你真的是比别人优秀很多了。我们可以争做优秀,但我们也应该允许出错。我们不是孔子,不是孟子,我们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就是你优秀,也不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所以,你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你的优秀是比之前一个阶段更快地成长,是比同龄人更快速地获得宝贵的经验。

允许出错,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突破的可能性。一切都完美无缺,或许一个晴天破裂就能让你万念俱灰。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允许自己不足。不足方显可爱。

第七:写一篇你为之自豪的学位论文

保证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不虚度,我希望你尽力写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可以是年度论文,也可以是毕业论文。你一辈子或许只有一次机会读研究生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学习生涯。

写学位论文,实际上是系统的梳理研究思路并升华研究思想和结果的过程,要像雕刻一件艺术品一样,把每个细节做好。不管国内目前学位答辩如何走过场,自己要对得住自己。把每件事情认真完成好,是专业精神的体现。

第八:了解自己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一个优秀的研究生一定是一个能够独立判断的人。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将是你读研必须要明白的道理。

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这样认识的过程是不可以停滞的。随时保持大脑的更新,常常学习,不要停止自己的思考。了解自己,在你求学阶段,是必须弄清楚的。

第九:导师引导你的方向

导师的作用是什么?引导你找到人生的方向,指导你的学术研究方向。导师就是要告诉你,这条路应该这样走,而不要那样走。找到一个你想要的导师,会让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敞。

如果你很不幸,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导师,我觉得,你不妨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有一天成为导师,你希望你的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果要我回答,我希望,他能够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孜孜不倦地学习法学理论,多接触实务,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怎样。这些问题或许会老生常谈,但真正能够引导你自己走出困境的还是你自己。你学不学,还是你自己说了算。导师给你的压力,如果你真不想看,导师也没法逼你。学生和导师的关系,类似于师徒,但又不是师徒,是双方配合和支持的关系。所以,你要明白,读研是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世界。

最后,有一个善良的忠告:在决定读研究生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导师和良好氛围的小集体(研究组、学院),比选择一所大学更重要(除非这所大学或研究所整体传统和氛围很好)。

第十:开始接触法学研究

很多人觉得做法学研究很枯燥,看不下去书。然而,这恰恰就是研究生的特点。面面俱到学知识,那是本科的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接受的是知识面的教育,读研究生是为了获得一张工作通行证(或博士学位)。

决定读法学研究生的时候,最好清楚地知道你到底想找一份工作还是获得博士学位继续做科研。因为如果你的目标不同,研究生期间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有所不同。如果是前者,要适当地多注意法学实务能力的提高;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要多注意科研能力的提高。

是的,法学研究不是小事,如果你喜欢,这条路,你会发现更多更美好的事物。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