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虎!日本偷袭珍珠港!

发布时间:2025-04-13 10:45  浏览量:18

1941年11月26日,日本海军一支由6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途中舰队保持彻底的电波静默。

但华盛顿的日美谈判还在装模作样地进行。日军还派出大量舰机在日本本土活动,并模拟航空母舰编队,频繁进行无线电联络,以给美国造成“其主力舰队仍在本土活动”的错觉。

而珍珠港的美军则疏于防范,周末照常放假,港内一派和平景象。

南云机动部队一直保持着无线电静默,只收不发,沿预定的北航线向东迂回前进,以避开美国的巡逻飞机和商船。

航行出人预料地顺利,连日来浓云密布,如一个天然的帷幕将庞大舰队的行动遮蔽了起来,海面也没有出现冬季常常掀起的巨浪。

12月2日,正当南云机动部队刚刚越过东西经日期变更线,进入中途岛以北的西经海域时,山本用新密码给南云发出来密令:“攀登新高峰一二〇八。”即按原计划12月8日(夏威夷时间12月7日)发起攻击。

南云随即下令各舰长熄灯行驶,并把“Z作战”行动向全体官兵传达,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在偷袭珍珠港的整个过程中,甚至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诡秘,不漏一点风声。不仅美国军部不知道,连日本本国的高层人物、包括东乡外交大臣都完全不知道。

为了不让美国情报部门获悉机动舰队的动向,在1941年11月22日以前,日本联合舰队秘密集结在北海道北面的单冠湾。

单冠湾经常笼罩在浓雾之中,只有一些岛民生活在那里,非常偏僻、几乎不为外界注意。

历史上最强的航空母舰舰队在此地下锚,等待一道发出进攻的命令,这是当时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舰队一进港,就切断了同岛外的一切联系。全岛如同装在闷葫芦里一般,不仅断绝了交通,通信联系也断绝了。由海军派出专门的补给船,给岛民运来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日本当局规定,机动部队从这里出发后,这些补给船仍将继续留在单冠湾,与岛民一样不能向外通讯。直到12月8日日本当局宣布开战时才可以与外界联系。

不只是岛内居民,连联合舰队内部也严密封锁消息,知道集结的目的和任务的人为数甚少。南云忠一本人也不知道哪一天出发。

11月23日,在机动部队的旗舰“赤城号”上,召开了两个会议。会议关注的焦点是,能否在到达目的地以前不让美方发现日本机动部队的行踪。

太平洋虽然辽阔,但要使这支具有30多艘舰船的庞大舰队在航程中保持绝对秘密,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一不当心进入了美国人的巡逻圈,袭击作战就会全盘垮台。况且,此时美国也已经感到日美关系濒于危机,大大加强了戒备。

这次会议从早晨一直开到深夜,对航道选择、海上加油等问题进行了缜密的研究和部署。

为了从空中准确识别美国舰艇,日军机动部队的飞行员事先不厌其烦地进行了不计其数的训练。

各飞行队都备有美国各种军舰模型,飞行员利用训练间隙,从纵横面、自上而下以及斜角进行反反复复的观察。

譬如,哪一艘军舰有几个烟囱,舰桥在左舷还是右舷,是笼式还是三角桅等,飞行员甚至连做梦也在琢磨。

他们对本国舰船的识别能力很差,但识别美国舰船,特别是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则万无一失。

12月4日,强风暴雨,机动舰队先头部队按既定计划,向北纬23度,西经157度的夏威夷群岛驶去。

其他舰队依次拔锚出发,奔向波涛汹涌的海洋。全舰队一路上完全处于电波管制之下。

为了避免无线电被截收,无线电收发报机一律锁闭,各舰队之间改用手旗信号和灯光信号联络。

从日本本土打来的短波高周波信号,只由大型舰艇接收,然后改成低周波发给小型舰艇。

当日本舰队步步逼近珍珠港时,美国人也闻到了从日本方面发出的越来越浓厚的战争气息。

12月6日,由美国海军情报翻译班和陆军通讯情报处联合组成的“魔术”室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负责“魔术”室的情报主任克雷默少校看到破译出来的电文后,当即电告所有有关上级等候收信,随后他立即赶到了白宫。

当克雷默在白宫门口按电铃时,已是12月6日晚9时30分了。当时罗斯福总统正在椭圆形书房里同他的那位前几天刚出院的密友霍普金斯轻松地漫谈着准备在佛罗里达州以钓鱼度过自己晚年的问题。

罗斯福一口气看完后,随即把文件递给了霍普金斯,并对霍普金斯说:“这就是说要爆发战争了。”

霍普金斯看完译电后说:“战争无疑将在有利于日本的情况下爆发,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先放第一枪,以制止日本人的突然袭击。”

罗斯福点点头说:“不能,我们不能这样做。”

接着,两人对何时何地可能爆发战争进行了一番分析,都感到情况难以预料。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洋面上秘密行驶的一列庞大舰队,正在悄悄地接近珍珠港。

旗舰“赤诚号”航空母舰的桅杆上高高悬挂着Z字旗,意思是:“帝国兴亡在此一战,即令粉身碎骨,也要努力奋斗。”

而这个时候的珍珠港,依然是风和日丽,安静祥和的星期天。6时45分,美国驱逐舰在港外击沉了一艘袖珍潜艇,稍稍惊破了早晨的宁静,但并没有发出警报。

许多军官正在吃早饭,准备换班。

7时35分,渊田的飞机第一个到达珍珠港时,港中仍洋溢着周日早晨的平静。渊田打出了一发信号弹,命令机群按照奇袭队形开始展开,同时发出“虎、虎、虎”的信号,通知母舰奇袭成功。

8000千米外的“长门号”战列舰上,一名兴高采烈的文书将电报递给山本,山本无动于衷地继续和参谋长下着棋。

按奇袭计划,将按鱼雷机、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的顺序进入攻击,首先袭击舰只。

由于云层遮挡,部分飞机没有看到信号,于是渊田又打了一发信号弹。俯冲轰炸机见发出了两发信号弹,认为是强攻命令,这是针对敌人有所防范时的强攻战术,按制空队、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和鱼雷机进入。

7时55分,美军“内华达号”战列舰上的水兵们正要升国旗,奏美国国歌。

忽然,从东南方闪现一大批俯冲轰炸机,闪电般贴在海面上,来了个急转弯,冲到机场上空。

为了保持精确的轰炸,许多轰炸机飞到距地面仅几百米时才投弹。机场上炸弹如雨,一架架美军重型轰炸机被炸碎。几架美军战斗机趁乱刚刚起飞,就被居高临下的日军“零”式战斗机击落。

最初的几分钟内,太平洋舰队中没有人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等逐渐清醒后,停在舰队最外侧的“西弗吉尼亚号”和“俄克拉荷马号”已各中了两枚鱼雷,后者又中了5枚炸弹后,带着400多名官兵倾覆。前者由于及时打开注水阀,慢慢地沉入了水下。

“亚利桑纳号”由穿甲弹在舱内爆炸引发了大火,“加利福尼亚号”中了两条鱼雷后舰上重油库腾起烈焰,并且逐渐下沉。5分钟后,零星的高炮开始响起,但也是杯水车薪。

8时10分,一封明码电报一“珍珠港遭空袭,这不是演习”转到美国海军部,海军部长诺克斯惊道:“这不是真的,这一定是指菲律宾。”

国务卿赫尔得到这一消息时,衣冠楚楚的野村大使正在接待室中等待着将部分电文交给赫尔。

8时40分,在第一次攻击持续了约1小时之后,岛崎少校率领的第二攻击波抵达瓦胡岛,经4分钟后展开,开始了攻击。

他们轮番攻击了卡内欧里机场、希开姆机场和福特岛机场,俯冲攻击机队又攻击了珍珠港的舰艇。日机专找用舰炮对空射击的军舰攻击,直到舰炮停止射击才罢手。

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的旗舰“宾夕法尼亚号”停靠在舰坞,也被日机发现,遭到攻击。

9时40分,第二攻击波大摇大摆地撤离后,渊田又在珍珠港上空盘旋,拍摄着他的胜利成果,而后飞往集结地率领机队返航。

渊田的飞机最后一批降落。他强烈要求实施第三次空袭,轰炸油罐场和修理设施。南云认为基本任务已超额完成,不愿再冒更大的风险,而后舰队返航。

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绝大部分战舰都停泊在珍珠港里,大多数飞机又都集结在机场上,所以日军一举将驻屯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空军基本摧毁,珍珠港军港陷于瘫痪,阵亡海军将士2300多名,日军获得了使美军胆战心寒的大胜利。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中,美国的损失如下:

● 舰船方面:珍珠港共有96艘船只,被瘫痪了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辅助性船只,合计共30万吨。

其中完全被摧毁或不再使用的只有亚利桑纳号战列舰、俄克拉何马号战列舰,作为靶舰的犹他号战列舰与2艘驱逐舰,其余在花了一年多时间于港内打捞后,纷纷在太平洋战争中修复并投入使用。

● 飞机方面:珍珠港各军用机场共390架飞机,被摧毁188架,受损155架。

● 人员方面:共2403人死亡,受伤1178人。其中海军2008人阵亡,710人受伤(死亡人数近半数自亚利桑纳号);陆战队109人阵亡,69人受伤;陆军215人阵亡,360人受伤;平民68人死亡,35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