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知彼解己的黄金法则:先诊断后开方
发布时间:2024-08-16 17:00 浏览量:9
#深度好文计划#
生活中大家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
妻子与老公交流,但每次都扫兴而归或怒火中烧,因为老公爱跟妻子讲道理,帮她解决问题。但妻子要的不是道理,而是理解、肯定和认可。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习惯五知彼解己中有提到一句话:“尽管要面对风险和困难,先诊断,后开方的确是在生活中被多方证实的正确原则,是所有专业人士的标志。只有当你相信了医生的诊断,才会相信他的处方。”
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我们往往倾向于遇到问题先匆忙下结论,开处方。
忙于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任何问题解决依赖于正确的诊断,要先号脉,望、闻、问、切,在正确诊断基础上开的处方才是实质有效的,否则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那么,该如何应用这一原则呢?
01 事业场域,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有这么一段话:
平庸的业务员推销产品,杰出的业务员销售解决问题之道。律师在办案前一定聚集所有的资料,研判案情,再上法庭;产品设计前,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工程师设计桥梁,一定预估桥身所须承受的压力;老师在教学前,应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在日常工作事业上,我们要提升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工作上遇到问题瓶颈时,不急着立马动手解决,而是先通过收集信息、了解清楚真相、咨询更资深人士等给问题下一个符合客观真相清晰明确的诊断!有时候当我们下清楚了诊断后,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当遇到问题你的侧重点不在于开处方,而在于诊断。
现象使人迷惑,本质使人清晰。你花在解决本质上的时间精力越多,现象的问题就越少出现。反之,当你都在扑蝴蝶似地解决现象问题,那么更多的现象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因为本质问题没解决,治标不治本。
那如何发现本质? 花时间和精力在诊断上!
02 人际关系,感同身受
生活中,当家人或朋友向我们倾诉时,我们会着急给他们开处方,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他们讲道理,试图给他们施加影响和引导,还自以为是在帮对方。但其实是在用自己的观点操控对方,求认同。因此有时候,不是我们在陪别人,而是让别人陪我们。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除了物质,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
人际关系中,人们交流的需求点不在于事件上,而在于情感上的理解和感同身受。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一切,最宝贵的经验也会时过境迁。
正如曾国藩家书中所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他告诫家人和后人,在学习上要保持虚心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固步自封。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是持续学习的重要前提,它促使人们不断寻求新知、完善自我。
苏格拉底也说过:“我的高明之处在于我比别人多知道一点,那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就成了西方哲学的重要基础。
结语
为人处事,不要急于给人开方子,先珍后方才是正道。
每一次理解他人,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升华;
知彼解己,方能以心换心。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