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突破:人造蓝宝石或可助力低功耗芯片未来

发布时间:2024-08-16 19:48  浏览量:8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一次材料科学的进步都可能引领一场产业革命。有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狄增峰研究员团队在二维集成电路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面向二维集成电路的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人造蓝宝石。这一成果有望为低功耗芯片的研发开辟了新路径,此前在7日登上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引起了科技界的关注。一起来了解一下。

人造蓝宝石,其核心在于其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氧化铝作为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传统上以其无序结构存在,在纳米尺度下难以保持稳定的绝缘性能。而狄增峰团队通过创新技术,实现了氧原子在金属晶格中的精确嵌入,形成了稳定、有序、化学计量比精确的单晶氧化铝薄膜。从而赋予了其前所未有的绝缘特性。不仅保持了蓝宝石的硬度与透明度,更在绝缘性能上实现了新的飞跃,这种材料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二维集成电路的能效,减少能耗与发热问题。为二维集成电路的栅介质层提供了理想选择。

图片来于图库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栅介质层的厚度持续缩减。然而,传统的栅介质材料在厚度减至纳米级别时,传统栅介质往往面临界面特性恶化、电流泄漏加剧的问题,导致芯片能耗增加、发热严重。这不仅增加了芯片的能耗,还限制了其性能的提升。而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凭借其完美的界面结构和卓越的绝缘性能,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使在厚度仅为1纳米时,仍能高效阻止电流泄漏,这为低功耗芯片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对此,狄增峰团队采用了一个名为“单晶金属插层氧化技术”的创新方法。这一技术能够在室温下精准控制氧原子,使其一层一层地有序嵌入金属元素的晶格中,此外,团队还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了氧化铝薄膜晶圆在原子级厚度上的均匀分布,从而生成稳定、化学计量比准确、原子级厚度均匀的氧化铝薄膜晶圆。整个过程在室温下进行,避免了高温处理对二维半导体材料的潜在损伤,确保了栅介质材料的优异性能,从而为制备高性能晶体管阵列提供了可能。

后来,团队以单晶氧化铝为栅介质材料,成功制备出了低功耗的晶体管阵列。这种晶体管阵列不仅具有良好的性能一致性,且晶体管的击穿场强、栅漏电流、界面态密度等指标均满足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对未来低功耗芯片的要求,有望为业界发展新一代栅介质材料提供借鉴。其潜在应用领域及产品大致如下(仅供参考):

1.低功耗智能设备:如智能手表、健康监测器等可穿戴设备,采用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的芯片能显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2.物联网传感器:在物联网领域,低功耗芯片是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的关键。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的应用将促进物联网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3.移动通讯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对电池续航有着极高要求。采用低功耗芯片的设备将减少充电次数,提升用户满意度。

不过,虽然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其商业化进程等。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科研人员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材料改性:通过掺杂、合金化等手段改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

2.工艺优化:进一步优化单晶金属插层氧化技术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良率。

3.跨学科合作:加强材料科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低功耗芯片技术的创新发展。

总之,狄增峰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人造蓝宝石,是材料科学与集成电路技术交叉融合的一次重要成果。它有望解决了传统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的性能瓶颈,为低功耗芯片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材料也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其独特优势,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来于图库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