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里照见的历史记忆
发布时间:2024-10-18 08:00 浏览量:13
视觉中国
贾珺
北京关于园林的最早历史记载是战国时期燕昭王在蓟城建造的离宫黄金台,随后在不同的朝代中,作为北方的名都大邑,北京地区不时出现诸侯苑囿、督帅府园、寺庙园林以及郊野名胜,这些都成为城市重要的点缀。辽代北京地区名为幽州析津府,被定为辽国陪都南京,辽主在城郊陆续兴建了很多离宫苑囿,并经常来此游幸。金代幽州城被改为中都,首次成为正式的王朝都城,皇家园林建设空前繁盛,城内外御苑遍布,私家园林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元代在中都东北方向新建大都城,城市中心地带引入大片水面,并环水布置宫殿,另在城内和四郊大力兴建皇家园林,一些蒙古、色目贵族以及汉族官僚也纷纷建立私家园林,掀起新的高潮。明代续建紫禁城御花园、西苑三海和南苑,同时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风景园林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盛况空前。
清朝的御园建设更是达到鼎盛。在清代所有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是目前北京西北郊唯一保存完整的御苑,被誉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传世绝响。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西北郊的万寿山和昆明湖的自然山水为依托,又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进行了大规模的仿建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吸取了很多传统造园的经典手法,兴建了大量的宫殿、楼台、亭榭,并叠山引水,栽种花木,营造出一个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的名园胜景,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杰出的范例之一。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其他御苑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掠,大部沦为废墟。光绪年间,贪图苑囿之乐的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大肆重建清漪园,并将其更名为颐和园,在此长期居住理政。这座园林因此经历了从清代乾隆盛世最繁华到逐渐衰败、遭遇大劫又重现人间的全部过程,尤其见证了晚清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直到清帝退位的所有重大事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令后人感慨无限。
1949年以后,颐和园经多次修缮,再现了动人的景致,成为北京一大名胜,并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日益得到全世界的欣赏和关注。
颐和园有许多值得仔细研究和欣赏的细节。比如,中国古典园林特别重视景观与游人的互动关系,强调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来全方位感受景观的优美意境,也需要通过人在园中的移动来实现“移步换景”“如行画中”的效果。清漪园的景点“画中游”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个特点。“画中游”位于万寿山的西部转折处,位置高出湖面三十多米,视野很开阔。景点主体建筑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北侧建有澄辉阁、爱山楼、借秋楼三座小楼和两座八角形的重檐小亭,用一种爬山游廊串联一体,布局高下参差。
八角形主楼不设台基,柱子直接立在凹凸不平的山石上,登上二楼,四面八方都以柱子和横楣构成完整的画框,依次看去,便形成八幅远近宽窄各不相同的画面。清澈的湖面、隐隐的青山、挺秀的宝塔、崎岖的山石、长长的石桥,无一不是绝佳的构图,美不胜收。乾隆帝当年就对此深有感触,用“层楼雅号画中游,四面云窗画景收”的诗句来描绘这一妙境。
又如,中国古代建筑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很讲究等级,特别是居住建筑,几乎是主人身份高低的直接体现。一组宫殿建筑的等级需要通过规模大小、大门与正殿的间数多少和屋顶形式以及彩画类型来决定。以此标准来考察,内寝区的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三组建筑的等级差异是很明显的,比如从规模来看,乐寿堂院子很大,玉澜堂和宜芸馆明显要小得多;从大门来看,乐寿堂的入口叫“水木自亲”,是一座五间门殿,而玉澜堂大门为三间,宜芸馆的前门只是一间垂花门;再从正殿来看,乐寿堂有七间之多,屋顶是歇山顶,玉澜堂和宜芸馆都是五间,屋顶只是硬山顶,要比歇山顶低两级;最后再看彩画,乐寿堂用的是旋子彩画,等级也高于玉澜堂和宜芸馆所用的苏式彩画。
综合说来,乐寿堂的等级无疑最高,玉澜堂次之,宜芸馆再次之。这三组建筑形象地代表着光绪时期太后、皇帝和皇后在宫廷中的实际地位,也是古代宫廷建筑群中的罕见特例。
本书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颐和园这颗皇家园林中的璀璨明珠,及其前身清漪园做了若干进一步的挖掘和分析,并整体解读了其山水格局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传统造园的精妙构思,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热爱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