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养生先补肾!中医师激推10 种「黑色食物」养肾顾免疫
发布时间:2024-11-19 11:19 浏览量:24
冬季,正是养肾的黄金时期!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在这个季节里,多吃“黑色食物”不仅能补肾气、益精血,还能维持生命能量、延缓衰老并增强免疫力。
翰鸣堂中医诊所的主治医师涂育维指出,“黑色”五行属水,与冬季相应,是引导气血入肾的理想颜色。肾藏先天之精,是生命力的源泉,也是身体储备能量的根本。因此,补肾气不仅能益精血,还能维持生命能量、延缓衰老并提高免疫力。涂育维医生精心挑选了一些常见且对肾脏有益的黑色食物,与大家分享。
01.黑芝麻
黑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补益精血、润燥滑肠。《神农本草经》称其:“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强调了黑芝麻的显著补益效果,尤其对乌黑秀发的养护至关重要。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黑芝麻不仅能降低血糖和胆固醇,还能延缓衰老;其丰富的油脂成分有助于润燥滑肠。涂育维医生提醒,黑芝麻油脂含量较高,应适量食用,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0克,以免引起上火。
02.黑豆
又称黑大豆,味甘性平,入脾经、肾经,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阴亏、尿频尿多,以及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或须发早白等症状。黑豆不仅补肾,还能解百毒。
在养生方面,黑豆是一种优秀的抗氧化剂,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E和花青素等,能有效对抗衰老。涂育维医生建议,选择色黑紧实的黑豆效果更佳,注意生用和煮用偏凉,炒用则偏温,肠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03.紫米
紫米是糯米的一种,不同于籼米的黑米。中医认为,紫米有补血益气、暖脾胃的功效。糯性紫米粒大饱满,黏性强,适合煮粥作为暖胃甜品。
紫米富含氨基酸、硒、铁、锌、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B1、B2,营养价值极高。除了补血健脾外,还能预防缺铁性贫血、减少疲劳、促进肠胃蠕动、降低胆固醇。肠胃虚弱者不宜多食,以免胀气。
04.龙眼肉
味甘,性温,归心、脾经,能补心脾、益气血。《神农本草经》提到其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察,通神明”。临床上,用于治疗思虑劳伤心脾,取其甘味归脾,能益人智,久服可健脾益肺、补土生金。
龙眼肉虽主归心脾,但肺气足则生精,心脾肾均能得到滋养,从而强魂魄、通神明,轻身不老。由于其甘香适口,特别适合小儿食用,但多食易上火,身体湿热者不宜。
05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常生长在腐朽的树木上,色淡褐,质柔软,形似人耳,可供食用或药用。《本经》称其“益气不饥,轻身强志”,中医记载其味甘性平,具有凉血止血、润肺益胃、益气补血的功效。
黑木耳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磷、钙、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K和多糖体等。其中,维生素K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多糖体则能降低胆固醇。
06.桑葚
桑葚在补肾药中较为少见,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能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古籍记载,桑葚能“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葚能促进免疫功能和肠胃健康。
涂育维医生指出,桑葚性寒,脾胃虚寒者生吃易腹泻,建议减少食用。可通过泡酒或制成膏方来减少寒性,同时保留补肾效果。
07.葡萄
《神农本草经》称葡萄“甘、平、涩,无毒。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葡萄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的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红色、紫色或黑色葡萄的热量最低,花青素含量最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然而,葡萄虽然属于中GI水果,但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
08.黑枣
涂育维医生介绍,黑枣和红枣都是大枣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产物。大枣直接晒干后为红枣;低温烘焙后,果皮颜色变深即为黑枣。
大枣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功效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黑枣色黑入肾,在补脾胃的基础上,具有补益肾精的作用。从营养角度看,黑枣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膳食纤维和果胶,能促进肠蠕动。
09.海带
海带是常见的食材,若作为中药使用,也能入肝肾经。海带性味咸寒,归肝、肾经,有清痰软坚、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海带性寒,胃寒者不宜多食,甲状腺亢进者需谨慎控制。
10.海参
海参性甘咸温,可内服外用。涂育维医生解释,内服时可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壮阳疗痿;外用则可生肌止血。海参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富含蛋白质和硫酸软骨素,有助于生长发育、延缓肌肉衰老、增强免疫力。
作为补肾中药使用时,海参需除去内脏,洗净腔内泥沙,加入适当盐水煮煮后放冷,再经曝晒或烘焙至8、9成干,最后入蓬叶液中略煮至颜色转黑,取出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