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上海的美跑了才知道,众多国外跑者选择来上马City Run
发布时间:2024-12-02 09:00 浏览量:7
上海马拉松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跑者。
38000名跑者,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除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28岁”的上海马拉松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全球路跑狂欢。
12月的第一天,2024上海马拉松(下称:上马)就将这个中国路跑的大众赛季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作为中国国内首个荣膺世界田联白金标荣誉的马拉松赛事,上马在今年正式成为中国唯一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新的头衔也带来了更多国际跑者的关注和参与。
“我们很喜欢上马,我们也很喜欢上海。”
当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鸣枪前的起点处和冲线后的放松区和外国跑者们聊起上海,他们在说起五花八门的参赛理由时,几乎都会说出类似的赞叹。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外国跑者中,有不少都是第一次来到上海。
上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能够让跑者不远万里“打飞的”来体验?
为什么“打飞的”来跑上马刷PB
“我的状态很好,也很喜欢上马,希望能够在这里再次刷新我的最好成绩,甚至有可能将它提高10秒。”在今年的上马正式鸣枪之前,刚刚在东京马拉松刷新了自己个人最好成绩(PB)的蒂莫西·基普拉加特(Timothy Kiplagat)说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一下就将上海马拉松在马拉松圈子里的关注度拉到了一个新高点。
萨姆索姆·阿玛雷摘得男子冠军
略显遗憾的是,比赛当天的高温加上道路复杂程度,让基普拉加特没有能够将上马带入他预想的“202”时代,最终,他以2小时06分43秒获得第四,而冠军则被厄立特里亚的萨姆索姆·阿玛雷(Samsom Amare)以2小时06分26秒摘走。
虽然将下半年的全部备战精力都放在上马的基普拉加特没有能够如愿改写PB,但和他同场竞技的不少国外精英跑者,还是在这条赛道上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铠坂哲哉在比赛中。
来自运动品牌HOKA的精英运动员铠坂哲哉(Tetsuya Yoroizaka)就以2小时08分34秒斩获全场第八,同时也是亚洲所有参赛运动员中的第一名。赛前,他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就坦言,上海的赛道是一个有望突破个人最好成绩的场地,他将自己的完赛目标设定在2小时06分到2小时10分之间。而他也按照计划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同样是来自日本的网红跑者“西装跑马协会会长”濑户温夫(SetoYoshio)就在今年的上马赛道将PB提高了40秒。一袭跑圈熟悉的灰色西装加上一条亮眼的绿色领带,让他成了赛道上摄影师镜头追逐的焦点,而在完赛后,他也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甚至和澎湃新闻记者开玩笑说,“我是西装组第一名。”
如果说,长期住在上海的濑户温夫能够刷PB得益于他对这座城市道路和气候的了解;那么,第一次来到上海的波兰跑者克劳迪娅(Klaudia)能够在上马刷新PB,有一部分功劳就必须归于赛事的保障和服务。
克劳迪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是跨越了大约8000公里专门“打飞的”到上海来比赛的,“这是我的第10场马拉松,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之所以将上马作为重要的跑步里程碑,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她对这座“东方城市”的好奇,以及上马成为大满贯候选赛事的吸引力,“我在波兰和意大利等国家参加过马拉松,但是上海是我在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这次体验太特别了,这里的赛道、观众和整个赛事氛围都让我印象深刻。”
上马敲锣打鼓的阿姨让不少外国跑者感觉到了城市的热情。
“上海阿姨太热情了”
和克劳迪娅一样专门“打飞的”来上海参加马拉松的国外跑者大有人在。不过,每个人说起自己对上海马拉松的印象,记忆点各不相同,其中被称赞最多的则是“上海阿姨”的热情和亲和力。
来自英国的跑者莫莉。
来自英国的莫莉(Molly Rose Donegan)甚至用中文点名表扬了“上海阿姨”,“她们在赛道边敲锣打鼓,或者是跳起了广场舞为跑者们打气,也向我们这些外国跑者展示了一道别样的城市风景线。”
同样来自英国的雷·哈勒姆(Leigh Hallam)就很喜欢上马的这种比赛氛围,此前,他曾经参加过世界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柏林马拉松,他就用亲身经历对比了两场赛事,并且认为他们在氛围和国家化服务上非常接近,“包括赛道旁的布置之类的,上马都有英文标识,对于外国跑者来说很友好。”
英国小哥哈勒姆(右)喜欢在上海奔跑的感觉。
哈勒姆过去一年都生活在上海,他也很喜欢上海的跑步文化和跑步氛围,在他看来,这也是上马能够吸引越来越多外国跑者的原因,“我刚来上海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什么朋友,不知道要做什么,然后就开始跑步,接着我就很喜欢在这座城市跑步的感觉。”
不管是外滩附近的赛道两旁“上海阿姨”们的锣鼓表演,还是徐家汇体育公园的终点附近市民们的持续欢呼与呐喊,所有上马的观众们都毫不吝惜自己的体力,为经过的跑者送上温暖的祝福与鼓励。对于不少跑者而言,这是一份特别的精神补给。
绍格尔(右)与丈夫再次参赛体验了上马的魅力。
来自匈牙利的绍格尔(Katalin Sogor)和她的丈夫在2019年就参与过上海马拉松,他们表示这一次的体验感比上一次更好,“所有志愿者和当地市民以及各个跑团都在为我们欢呼,创造了非常非常好的氛围。”
而德国跑者沃科维奇(Peter Wolkowicz)对上马也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距离他上一次站在上马赛场已经过去了13年,而这一次的赛事氛围也没有辜负他重新回归的决定,“我觉得这场比赛的氛围真的算是国内顶尖水平,你可以看到赛道边的观众拉着手加油,我跑过很多地方的马拉松,有一些赛事的观众可能只是来看热闹,不知道如何为跑者加油,但上马42公里的每一步都能够和赛道外的观众互动,这就很好玩,也很有体验感。”
“上海的美要跑了才知道”
除了热情高涨的比赛氛围,上马赛道的独特风景也是不少外国跑者会提到的关键词之一。
从1996年至今,28年时间,上马的赛道几番变迁。如今,上海组委会经过多番优化,向跑者提供了一条专业度接轨国际水准并且具有海派特色的城市马拉松路线——从外滩金牛广场开跑,途经上海地标,花岗岩筑就的外滩建筑群、旧时上海风情的金陵路骑楼、繁华的“中华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百年静安寺,串联起上海的新与旧。
对于这些外国跑者而言,用双脚来丈量上海的城市宽度,用奔跑来体会上海的城市温度,是一种最真切而生动的方式。这其实不是一种走马观花,而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感知。从波兰远道而来的克劳迪娅以及从日本飞来的铠坂哲哉都没有在赛前花太多时间去尝试“city walk”,而是用“city run”要直接和上海这座城市对话。
“上海这个城市非常漂亮且繁华,我之前从未以这种形式了解过一个城市。”克劳迪娅在谈及对上海的印象时这样说道,“这座城市很干净,而且很包容,我跑在这座城市里并没有感觉太被关注。”
来自日本的网红跑者“西装跑马协会会长”濑户温夫。 胡毅博 图
“西装哥”濑户温夫也有类似的感受,“在上海跑步反而像在家里跑步。在其他城市跑步可能很多人会过于关注我,所以有些压力,在这里反而更舒服。”
已经在上海工作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濑户温夫爱上上马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这场马拉松赛事的“高科技”。就如他所评价的,上海是一个既有历史文化也有前沿科技的城市,给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
“就拿完赛照片和视频来说,在日本的一些比赛的话,可能要一个星期以后才能看到自己的照片,而且只能按照号码找照片,但是在中国就可以几乎实时查看,而且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查找。所以我觉得技术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效率提升。”
“所以我很期待能够带其他朋友过来玩,或者来体验马拉松。”不仅濑户温夫这样说,英国、德国、法国、波兰、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等国家的跑者们都表示希望在这次参赛之后,将上海的马拉松氛围和马拉松文化分享给自己在国外的朋友们。原因很简单,沃科维奇就说,“因为这座城市和中国的跑者都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新的头衔,也迎接全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