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你有帮助的思维模式

发布时间:2025-01-15 22:21  浏览量:17

朋友们晚上好。

最近老是有朋友问,美元还能不能买,黄金还能不能买,房子还能不能买,债券还能不能买?

我之前以为是搞不清逻辑的问题,后来我终于回过味儿,这特么的不是逻辑的问题,这特么是思维的问题。

毕竟在我的文章里面,我把逻辑给大家盘的很清楚了,未来的经济形势,展望,各类资产的表现预期等等,还有这么多人,还有不少是关注了多年的老读者,所以我发现,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

这个该怎么解?说实话这挺无解的,不过我可以分享一下我遇事儿是个什么回事儿。

比如说我最近买电脑,我的思维模式是个什么路数?

首先我现在还有电脑用吗?肯定是有的,就不是那么特别的好用了。

于是大脑中枢判断,我可能需要一台新电脑,并反馈这个结果。

然后我看了下,电脑里比较贵的显卡,处理器这些玩意儿,大部分都来自于阿美利卡,类似于4080,4090之类的,都是纯进口贴个牌。

然后现在的形势是,距离特兰普上台执政发动无差别关税以及针对我兔的特别关税,也就不到一周的时间了。

一旦阿美利卡这么干,兔子有默认自动反击的情况下,舶来品的水涨船高不过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于是乎,未来特定的舶来品,尤其是阿美利卡舶来品价格可能因为趋向性的问题导致价格上行。

再加上舶来品的定价是美元,还要考虑未来利率差扩大的情况下,汇率差拉大。

所以就类似于电子产品,尤其是美元计价的电子产品,未来在美国上涨的概率如果为1,那么在兔村上涨的概率,是5。

同时在完成所谓的制造业价值回归之前,或者说完成利益输送之前,这屁关税大棒可能一直会存在,直至任期结束。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我考虑买个配置好点的电脑,要考虑的就不是现在是否需要,而是我手头的电脑能不能扛住下一个四年。

额,貌似不能。

于是到这里我已经基本敲定了要入手了。

而这个思维定式,到这里,就应该进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了。

那就是,what if 我错了呢?

我在考虑,如果我错了,这个结果是不是我能够承受的?

也就是未来不加关税,或者加了关税之后,舶来品价格受到关税的因素影响小于消费低迷造成电子消费品的价格暴跌的影响,导致价格不涨反跌。

这个后果是不是我能够承受的。

擦,横竖就一台电脑几万块钱的事儿,至少我错了这个单我也买得起。

所以最终通过决定,要买。

虽然未必是一个很低的位置,但如果按着这个思维模式,就算不是一个绝对低位,也是一个相对来说价格还算能够接受的程度。

毕竟关税还没落地。

虽然这种思维模式,类似于机械式反应,跟编程差不多。

会把大多数的前置条件作为考量,看上去我这乌璐瓦拉的写了不少,但实际上,感谢人类的大脑构造足够精密,在你脑子里其实也就是过了一瞬的事儿。

比什么CPU和GPU的处理速度都更快。

你学会了,其实很多问题也就有答案了,就是类似于黄金、美元、国债,房产之类的东西,你买不买,什么时候买,买多少。

取决于你对未来的看法,构成判断的依据,以及你自己的承受能力,毕竟判断是有可能出错的。

所以最终决定你买不买,买多少,终归还是你的承受能力过没过线,和你自己的自行纠错能力是否过关过线,来决定最后的选择。

做投资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这样的思维模式,还是有好处的。

下周老唐就上台了,我也忍了足够长的时间,到目前为止,目前的金价比我卖出的时候略低,而因为汇率因素,沪金反而比我卖出的时候略高。

但在我看来没什么问题,因为在当时的考量来说,是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的。

当做获利了结也罢,当做规避不确定也行,算不上瞎折腾,毕竟所有的结果,都需要真金白银去买单的。

都等到这个时候了,也不差这一哆嗦,就踏实的等老唐上台,然后看具体的政策落实程度,在做后续的盘算,都等到这个时候了,最后一哆嗦的事儿,反而这个时候忍不住出手,那前面的规避动作算啥?吃饱了撑的?

所以我会继续等待,看看老唐上去之后的承诺政策落地有几分成色再说。

嗯,今天没啥正事儿,就随便聊几句,祝朋友们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