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着酒香的坟茔

发布时间:2025-03-09 18:56  浏览量:8

【小说界·那座飘着酒香的坟茔(下)】

飘着酒香的坟茔 ‖老家许昌

文‖里程 图‖网络

村外那条干渴的小渠上,晚风裹挟着野花的芬芳轻轻拂过,枝头的宿鸟被惊醒了,它扑棱着翅膀,在枝叶间跳跃;墨蓝色的天幕上缀满了繁星,像撒落的钻石闪烁着微光,夜航的飞机闪耀着冷冷的灯光慢慢划过天际;草丛中的萤火虫提着灯笼翩翩起舞,给夜色增添了几分梦幻的色彩。

一对恋人依偎在柔软的草丛里,女孩的发梢被晚风轻轻撩起,恋人温柔地为她拢到耳后。他们低声细语,诉说着对未来的向往,眼中闪烁着比星光还要璀璨的光芒。

如水的月光倾泻而下,严实地覆盖在两个恋人身上。现在,时间仿佛静止,天地间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和那份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忽然,一阵脚步声。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几个人便冲了过来,把他们团团围住。领头的正是副社长。

副社长冷笑一声:“好啊,你们俩在这儿干见不得人的勾当!给我抓起来!”

喜妞气得大骂:“你胡说八道!我们是正经处对象!”

副社长不理不睬,挥了挥手:“带走!”

喜妞和欧阳水被带到公社,关在一间小黑屋里。副社长以“作风败坏”为名,让公安特派员把他们抓了起来。第二天,公社里以“道德败坏,破坏社会风气”的罪名,把喜妞和欧阳水押上街头游街示众。

喜妞气得浑身发抖,但她咬着牙,一声不吭。欧阳水低着头,脸色苍白,眼里充满的是痛苦和绝望。

副社长还不解气,第二天又把欧阳水送到劳教所劳动教养。他以为把两个人分开,就可以让喜妞回心转意,顺从了自己的想法。

喜妞被放回家,心里时刻惦记着欧阳水,盼望着欧阳水能早日归来。她心里十分清楚,这一切都是副社长在背后搞的鬼。不管父亲怎样劝说,她仍然大声说:我活是欧阳水的人,死是欧阳水的鬼!

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欧阳水在劳教所里病倒了。他本来就有旧伤,加上劳教所条件艰苦,病情越来越重。最终,他没能撑过去,病死在了劳教所里。

喜妞听到这个消息,就像头顶响了一个炸雷,整个人都懵了。她急急忙忙赶到劳教所,看到欧阳水冰凉的尸体,顿时天旋地转,像疯了一样扑上去,抱住他大哭:“欧阳水!你醒醒!你醒醒啊!”

欧阳水,这位找水的“水先生”,再也听不见心上人那撕心裂肺的呼唤了。

喜妞心如刀绞,满腔悲愤,她决定讨回公道。回家后,她套了一辆马车,车上撑起“还我丈夫,还俺名誉”的横幅。随后,她身穿重孝,怀里抱着欧阳水的照片,坐在马车上,在公社的几条大街上,鸣锣喊冤。

马车慢慢前行,喜妞在车上不停敲锣哭诉:“欧阳水没有罪!他是志愿军功臣!欧阳水是最可爱的人!”

两年前,她和欧阳水就是在这几条街上被游街示众的,今天,她要在这几条街上讨回公道。“欧阳水死的冤啊!包青天在哪里呀?”喜妞叫喊得喉咙嘶哑,哭得两眼红肿,泪在不停地流,但她眼里射出的光,像一把刀子,直刺人心。她那惊世骇俗的举动,让路街两旁的人们,对她既表示出无限的敬佩,又表示出了深深的同情。

公社里的人都被她震住了,没有人敢拦她。后来,喜妞又在公社大门前的路上搭起灵棚,摆上欧阳水的照片和遗物,每到饭点,就放炮祭奠。

喜妞的行为惊动了县领导,县里让民政局调查处理。下派的调查组走访群众,详细取证,一个星期后,给出了最终结果:恢复欧阳水的劳动模范名誉和三等功臣称号,承认了喜妞和欧阳水的夫妻关系。那个副社长以权谋私,打击报复,是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调查组报请县委给予他降职处分,并调离了公社。

喜妞买了棺木,请了乐队,她身穿重孝,亲自给欧阳水送殡,十分排场地埋葬了欧阳水,并在坟前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三等功臣欧阳水之墓”。

欧阳水生前不吸烟,因为脑袋里的伤情,爱上了喝酒。喜妞便围绕着坟头用砖头摆设了一层一层的台阶,从坟底到坟顶,台阶上摆供着一瓶瓶打开盖子的瓶酒,把坟头摆得满满当当,远远看去,像是用瓶酒堆起的小山。坟茔上散发着浓浓的酒香,由远及近,闻起来真的是无风香一地,有风一地香啊!

每当夜深人静,喜妞都会来到坟前,把小蜡烛立在供瓶酒的台阶上,从底层亮到坟顶,她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它燃烧。这座供满瓶酒的坟茔,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晚上在蜡烛的光照中亮光闪闪。她看着那些瓶酒,如同看到了欧阳水微笑的脸庞。她相信,欧阳水从未离开过自己。

喜妞坐在坟前,轻轻抚摸着石碑上的字迹,低声呢喃:“欧阳水呀,你放心吧,我会一直守着你的,即便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也要和你在一起。”

夜风轻拂,酒香弥漫,好像欧阳水的灵魂在回应她的呼唤。喜妞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但她嘴角却带着一丝微笑。她知道,欧阳水的爱,如同这飘逸的酒香,永远萦绕在她的心间。

浓浓的酒香在夜风中飘撒,像一首无声无尽的冥歌,默默地向远方诉说着一对恋人悲凄离合的爱情故事……

(全文完)

另:当年的美好时光哪去了?那些曾经影响我们生活的风物为何慢慢无影无踪?为留住更多渐行渐远的消逝的老建筑、农具、歌谣、现象、老行当、童年游戏等,“老家许昌”汇编了资料《消逝的风物》,希望留住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记忆。欢迎留言咨询……


【作者简介】里程,又名李连城,长葛市人,先后任中学教师、政府公务员,曾发表过通讯、散文、小说等作品。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