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必读:王士聪清仓式卸任 曾押注老铺黄金等斩获QDII业绩冠军
发布时间:2025-03-09 21:47 浏览量:12
涨幅超30%!北交所主题基金成“黑马”
开年以来,除了机器人、港股科技等主题基金业绩一路飙涨之外,较为小众化的北交所主题基金也表现强势,今年全部实现18%以上正收益,其中同泰远见、广发北证50成份等25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净值涨幅超30%。机构表示,北交所市场反弹离不开支持政策不断出台、机构投资多元化、市场流动性提升、基本面改善等多重利好。
在北交所已经大幅反弹的当下,机构认为,短期需审慎优选估值合理的标的进行配置,不过中长期来看,其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器的定位明确,叠加流动性改善与高质量扩容,结构性机会将不断涌现。(券商中国)
热度转向!机构最新调仓曝光
近期在AI相关板块的高波震荡行情下,多只重仓参与其中的主动权益基金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变化开始显现分歧,涨跌幅背后或指向相应的调仓动作。多家业内机构探讨认为,短期随着AI行情来到高位,叠加海外冲击风险偏好,不可避免出现阶段性震荡波动,以消化过热的市场情绪。但目前宏观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政策边际变化较小,科技的主线风格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化。
随着科技行情持续扩散,业内机构预计,市场焦点可能从短期热度较高的机器人、云计算等方向转向估值相对合理的智能驾驶、AI教育等下游场景,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的终端应用有望获得更高溢价。(中国证券报)
热度退潮 QDII基金逐渐开放申购
受ETF规模增长影响,国内股票型基金的份额和规模上升,截至1月底,份额为34159.31亿份,环比增加501.46亿份,资金呈现出重回A股趋势。
近期,一度炙手可热的QDII产品不再“闭门谢客”,陆续放开直销和代销渠道的申购申请,跟踪纳指、标普500指数等美国市场的跨境ETF高溢价明显回落。与此同时,国内热门科技主题基金转而开启限购,显示出资金偏好生变。(中国证券报)
千亿级私募内部沟通会内容曝光!中国资产估值被压低的时代已结束
近日,记者从渠道处获悉,景林资产管理合伙人、基金经理高云程日前在一场内部沟通会上表示,我国经济在历经数年的转型之后,已经在以智能制造为新增长点的发展模式下,开启了新的增长周期,未来中国制造业势必需要全方位地与人工智能以及更高层次的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公司将探寻那些能够在未来的5—10年间,从本土公司转变成为全球化的世界级公司。
另外,高云程认为,国内To C(面向个人消费者)企业在利润增长方面有持续向好迹象,快餐、咖啡、奶茶等快消品价格已见底回升,相关机会值得密切关注。(上海证券报)
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回暖 超九成产品年内斩获正收益
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287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为2.06%。逾27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净值增长率为正,占比超九成。其中,21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超5%,工银养老2050Y以11.43%排在首位。
与此同时,多家基金公司通过增设销售渠道、降低费率等多种方式提升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业内认为,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开展,政策不断优化,个人养老金基金有望吸引更多居民参与。(中国基金报)
降温!超20只QDII基金“开门迎客” 跨境投资不香了?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近一个月以来,全市场恢复或放宽限购的QDII基金有超20只。而基金公司纷纷放开QDII申购额度的背后,是QDII基金热度下降。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QDII基金的总份额从2024年12月末的5877.89亿份下降至5791.08亿份,环比下降86.81亿份,意味着QDII基金出现了一定的赎回现象。
除了QDII基金遭遇赎回、放宽限购外,此前高溢价的跨境ETF也纷纷回落,显示出投资者情绪和资金流向的变化。华宝证券私人财富团队在研报中指出,近期,跨境投资的热度在持续减退。在他们跟踪的53只场内QDII基金中,仅有5只基金的溢价比前一周略有上涨,而不少海外主题类的QDII基金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折价。对于想要大额配置的投资者来说,还是可以考虑趁场内溢价回落的时候,通过场内标的进行布局。(券商中国)
“长钱长投”呼唤积极股东 公募基金用好“投票权”正当时
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推动“长钱”入市的背景下,如何营造“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是当前行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近年来,随着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扩容,其在上市公司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这不仅体现在对公司的定价权上,还体现在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度上。公募基金如何更好地代表基金份额持有人行使投票表决权,更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专家认为,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有效推动上市公司提高透明度、提升治理水平,进而增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并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中国证券报)
港股“战神”王士聪“清仓式卸任”,曾押注老铺黄金等斩获QDII业绩冠军
红星资本局3月9日消息,港股行情持续演绎下,已有斩获超额收益的知名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3月8日,南方基金公告称,王士聪因个人原因于3月7日卸任在管6只产品,其中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南方港股医药行业、南方香港成长、南方全球精选分别由张其思、叶震南、熊潇雅、恽雷单独管理,南方港股数字经济、南方中国新兴经济9个月持有则由熊潇雅接管。有市场消息称,王士聪将离职,下一站或奔私。对此,红星资本局向南方基金求证,对方回复以公告内容为准。
作为一名任职年限未满五年的新锐基金经理,2024年,王士聪凭借成功参与老铺黄金(6181.HK)的基石投资,管理的多只QDII产品业绩名列前茅,也因此被投资者称为港股“战神”。(红星资本局)
又有基金经理创业,备案私募!
3月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了新一批完成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涉及2家私募机构。其中,齐辰(深圳)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辰私募基金)的法人、总经理刘竞拥有15年左右的金融从业经验,曾先后在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瓴仁私募任职。今年已有多位来自公募、券商资管等机构的基金经理加入私募行业,希望实践创业的想法,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中国基金报)
七家公募,重磅解读!
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作为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投资者希望通过全国两会解读出中国未来投资机遇脉络。2025年全国两会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将如何影响投资格局?股市能否在政策东风下开启新征程?在政策引导下,哪些新兴产业有望异军突起,成为投资的热门赛道?公募基金改革的重点方向有哪些?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七位公募投资人士:招商基金投资管理一部总监 李崟 国泰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杨轶婷、兴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邹慧、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 储雯玉、民生加银量化投资部总监 何江、嘉合基金固收研究部总监 李超、前海联合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经理 王静 ,上述公募人士认为,全国两会政策释放积极信号,GDP增长预期等目标展现政府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多领域政策布局带来投资机会。股市运行宏观环境良好,全国两会后市场结构性机会显著,科技、消费等产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利。债市受赤字率提高等政策影响,短期或增加债市波动,长期则有助于市场信心恢复和稳定发展。“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意义重大,证监会主席吴清的发言也为资本市场带来诸多积极影响。此外,公募基金改革提高长周期考核比重,推动行业向质量提升阶段迈进。(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