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国羽小将赛场猝死!医生:这类人运动风险高,黄金4分钟太重要
发布时间:2024-07-24 17:44 浏览量:9
近日,17岁青年羽毛球小将
在比赛中意外离世的消息
迅速霸榜各媒体平台热搜
噩耗传来
许多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
表达痛惜和哀悼之情
据媒体报道:从目前公开的现场情况看
急救的确存在被延误的可能性
急救专家受访时指出
国羽小将基本符合运动性猝死情况
图源信息截图于2024.7.1(抖音)
那么,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罪魁祸首是运动吗?
若遇到身边也有类似情况
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急救呢?
本期时事热点科普
小禾邀请到了深圳禾正医院急诊科
周斌主任带我们学习
心脏骤停的正确救援方式!
点赞、收藏、转发
分享给身边人,有备无患
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什么是运动性猝死?运动性猝死是指与运动相关的猝死简称,国际心脏病学会将运动猝死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
02罪魁祸首是运动吗?需要明确的是,运动性猝死的根本原因并非运动本身,而是其他潜在因素(如基础疾病)等,运动在其中仅起到诱因的作用。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适量而规律的运动有助于维持和改善人体健康。因此,掌握科学合理的健康运动方式非常关键,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把可能发生的运动性猝死当成不运动的借口。运动性猝死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心源性猝死、脑部创伤和热休克。其中因心源性猝死导致死亡的病例高达80-90%。
0339~59岁是发生运动猝死最多的年龄段2022年4月刊发在《法医学杂志》的一篇《广东地区运动相关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收集广东省近15年(2007-2021年)来的与运动相关的374例猝死案例发现:39~59岁是发生运动猝死最多的年龄段。
根据研究发现,男性发生运动猝死的案例要远多于女性。其中男性39-59岁是发生运动猝死最多的年龄段。
研究人员认为在这个年龄段,身体功能逐步下降,潜在疾病的风险增加,易诱发以冠心病为首的心源性猝死。此外,该年龄段的群体受工作和生活压力限制,运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下班后,身体疲劳状态下进行运动,且缺乏规律性,从而更易增加猝死风险。
因此,深圳禾正医院急诊科周斌主任建议屏幕前的市民朋友们,无论多大年龄、无论什么运动,运动前都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全面评估,定期给身体做个健康体检非常有必要!长时间不运动的人不要突然大量运动、不要高强度运动,运动锻炼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做好充足的热身活动,若在运动中出现身体不适、中暑、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停止、降低运动强度,及时拨打120,寻求专业的医疗援助。
猝死急救,把握黄金四分钟一旦发生心搏骤停,若不能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抢救,4-6分钟后将导致患者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损伤。因此,心搏骤停后必须立即在现场进行CPR。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身边有人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掌握心肺复苏术可以在等待救护车的时间里迅速开始急救,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评估被救助者,立即拨打120轻拍肩膀大声呼唤,“你还好吗?”检查是否意识,若无意识,请求旁人拨打120并准备下一步行动。
打开气道让患者仰卧,身体无扭曲,左手扶额右手托下巴,解开其衣领纽扣等衣物,暴露胸部。快速评估呼吸和颈动脉搏动5-10秒,若无自主呼吸迹象,立即检查颈动脉搏动并进行胸外按压。
定位心肺复苏的按压点按压点位于胸骨中下1/3或两乳头连线中点上方。
双手交叉,开始按压一手掌根放于按压点,另一手平行叠加,双手指尖离开胸壁,双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施力下压5厘米左右(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持续至救护车到达或患者复苏。
配合人工呼吸在简易版的心肺复苏基础上,配合人工呼吸,每按压30下做2次人工呼吸,可以提供更多的氧气给被救助者,帮助被救助者恢复呼吸。
怎么样~
屏幕前的你学会了吗?
赶紧点赞、收藏、转发
分享给身边人吧!
有备无患,拒绝手忙脚乱
欢迎评论区互动留言
如果路遇突发晕倒的人
你会怎么做吧
本期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