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首破900元/克!投资者疯狂囤金,央行预警“泡沫风险”

发布时间:2025-03-16 05:17  浏览量:9

黄金价格首破900元/克!投资者疯狂囤金,央行预警“泡沫风险”】

2025年3月14日,国内黄金市场掀起巨浪——周生生、周大福等知名品牌足金饰品价格首次突破905元/克,创历史新高。这一价格较年初上涨近13%,较2024年同期涨幅超27%,引发消费者抢购潮与投资者囤金热,但央行与监管部门同步发出风险预警。

地缘冲突与美元信用危机推升金价

国际金价于3月13日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创历史新高,直接带动国内金价飙升。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1. 美元信用下行:美国基础货币余额较2008年增长6倍,财政赤字率居高不下,市场对美元信任度持续下降;

2. 地缘政治风险:美欧贸易战升级(如美国拟对欧盟酒类加征200%关税)、俄乌冲突常态化,刺激避险需求;

3. 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通胀数据波动与降息预期反复,加剧市场“滞胀”担忧,黄金作为“通胀对冲+风险缓冲”工具的价值凸显。

投资者行为:从消费到投资的狂热

• 消费端:北京、上海等地金店客流量激增,周大福等门店出现“一金难求”现象,部分消费者甚至为婚嫁提前囤货;

• 投资端:黄金ETF单日成交额突破10亿元,90后投资者加入“囤金一族”,有人豪掷188万元购入5000克金条;

• 产业端:珠宝商疯狂囤积黄金板料,导致市场原料短缺,部分交易需“先付款后取货”。

央行预警:警惕非理性泡沫

面对黄金市场的狂热,监管部门迅速行动: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费提示,强调核查贵金属产品标识、检测报告真实性,防范“一口价”陷阱与仿冒证书;

• 国有大行(如建行、工行)紧急调整贵金属业务规则,上调保证金比例并提示仓位风险;

• 央行研究局指出,当前金价已部分反映市场焦虑情绪,需警惕“追涨杀跌”导致的非理性泡沫。

未来展望:短期波动与长期配置价值并存

业内专家对金价走势存在分歧:

• 乐观派(如中信期货)认为,美元信用下行与去美元化趋势将支撑金价震荡上行,2026年或突破3000美元/盎司;

• 谨慎派(如高盛)警告,若关税风险消退或美联储推迟降息,金价可能回调至2650美元/盎司。

从“避险刚需”到“投资狂欢”,黄金市场的过热现象折射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下的集体焦虑。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理性配置黄金资产(如选择金条、黄金ETF)并控制仓位(建议不超过总资产10%),或为应对波动的更优解。毕竟,历史已多次证明:当市场共识形成时,风险往往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