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福“一口价”黄金饰品被质疑隐瞒克重和价格虚高 屡因质量问题遭投诉
发布时间:2025-03-19 02:51 浏览量:13
周六福“一口价”黄金销售、饰品质量成投诉重灾区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何梓嫣
3月13日,纽约黄金期货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3月14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价格盘中逼近每克698元,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最高触及每克697.6元,创下历史新高。金价冲高亦带动黄金饰品报价“水涨船高”,部分品牌金店足金饰品报价首次突破每克900元关口,每克报价905元左右。
受金价上涨影响,金饰品牌商在2024年的业绩增速普遍大不如前。随着业绩增长乏力,为企业创造更多溢价可能的“一口价”黄金逐渐成为黄金店铺主推的产品,与之相关的“避雷帖”以及投诉亦在大幅增长。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在主流黄金店铺品牌中,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周六福”)的“一口价”黄金相关投诉尤为突出。日前,亦有消费者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反映称,其在购买周六福的“一口价”黄金饰品过程中,店员存在隐瞒克重、诱导顾客消费的情况。
“一口价”黄金被指隐瞒克重、价格虚高
消费者王女士向记者反映,3月10日其带着家人到广州花都融创文旅城周六福珠宝店参与戒指以旧换新活动。由于店家宣称旧戒指换新戒指可以等价置换,所以在购买过程中,王女士多次询问店员其所看中的戒指克重情况。店员则回复称,王女士所看的戒指工艺不按克重算,如果她想知道的话可以帮忙称、稍后再称等。在店员多次推销之下,王女士以5.02克的旧戒指置换一枚价值4466元的精品足金戒指。令王女士意想不到的是,她回家后称重发现新的黄金戒指克重只有2.64克,即一克黄金价格达到1691.6元,远高于当前的黄金市场价格。
对此,王女士向记者表示,其当时以为是等价置换,未意识到是“一口价”商品。王女士质疑店家含糊相关信息,刻意隐瞒克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当时是提出了称新戒指克重的要求,但店家到最后都没有给我们称,如果当时称了克重,我们肯定是不会花4000多元买2.64克的戒指的”。
无独有偶,3月11日晚,谢女士在广州大石万民城周六福珠宝店购买了足金戒指。谢女士告诉记者,她对“一口价”黄金相关信息并不十分了解,当时进到店内,店员就带她看了很多“一口价”的黄金饰品。在看中了几款后,谢女士问店员能否帮忙称重看克数。而店员回避该话题并表示将给她最优惠的折算价格。选定一款戒指后,谢女士看见饰品吊牌并未显示克数,再次询问店员能否称重。店员表示,这是“一口价”黄金,不称重,只有付款购买后才能称重。最终,谢女士以2772元购买了一款戒指,称重后发现该黄金饰品仅有1.88克,换算下来平均每克黄金价格达1474.5元。
当日晚上,谢女士发现不对劲,便返回门店,但门店已经打烊。次日早上,谢女士再次回到店内协商退货退款。店家向其表示,“一口价”的商品只换不退,若其坚持要换按克重计价的商品,则需要扣除30%的折旧费。谢女士告诉记者:“电商平台还有七天无理由退货,且这款黄金饰品都没戴过, 第二天就需要折旧费,这明显是霸王条款,我肯定不同意这个方案”。
*购买后商家给消费者提供的单据,图片由谢女士提供
王女士和谢女士均认为店家存在欺诈行为,分别向黑猫投诉平台和12315进行投诉。而据黑猫投诉平台统计,2024年初至2024年11月,累计收到线下黄金消费投诉近4000件,其中“一口价”黄金相关投诉占比达到63%。
在经过多次投诉与协商之后,目前,王女士已成功换回按克重计价的黄金饰品。
根据两位消费者反映的情况,《中国科技投资》记者亦实地走访了三家周六福门店。记者发现,店家均有推销“一口价”黄金商品的情况。由于商品的标签并未标明克重,记者要求商家对“一口价”商品进行称重服务时,仅有一家门店支持并进行了称重;另外两家门店则解释称,称重时需要剪掉标签只有购买商品后才能进行称重。当记者问及周六福店员为何都在向顾客主推“一口价”黄金商品时,店员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喜欢金饰好看的、款式好的,“一口价”商品比计重商品款式新颖、工艺精湛,时尚好看,又能保值增值。
*记者走访门店拍摄的“一口价”商品,吊牌未标明克数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一口价”黄金饰品溢价更高,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商家更倾向于推销“一口价”商品。商家不明确告知消费者商品是“一口价”并诱导消费者购买的情况时有发生。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接受《中国科技投资》记者采访表示,一般情况下,“一口价”是指根据商品的工艺、设计等综合因素所确定的商品价格,而不是根据商品的重量来计算价格。但是,由于“一口价”黄金饰品的价格往往不是根据克重来确定的,因此可能会出现价格虚高、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知情权受限的情况。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亦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一口价”黄金销售模式可能滋生不公平交易行为,如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商家可能会通过夸大商品的工艺、设计或品牌价值等手段,提高商品的标价,获取更高的利润,而在克重不明确的情况下,消费者难以判断商品的真实价值。因此,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黄金饰品时仔细询问、核实商品信息,避免被误导或欺诈。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黄金饰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商家的销售行为,确保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能够获得充分、准确的信息,从而作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委外加工或存隐患
在数次闯关A股未果后,2025年2月28日,周六福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已是其第二次冲击港股上市。然而此次赴港上市,周六福业绩增长出现放缓,门店数量亦在减少,其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周六福来自加盟模式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41亿元、28.53亿元、28.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2.9%、55.4%、50.5%。尽管来自加盟商的营收出现波动下降,但仍占到营收的一半。
2024年,随着金价上涨,黄金珠宝行业线下渠道整体在收缩。周六福门店数量净减少了250家,其中加盟店数量净减少了123家。2024年,周六福的业绩增速亦在放缓,营业收入为57.18亿元,营收增长率由2023年的66.03%下降至11.04%;净利润收入为7.06亿元,增长率由2023年的14.68%降至7.07%。
一直以来,周六福的加盟模式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周六福的全部产品来自委外加工或直接采购,亦允许加盟商不从周六福采购商品,可向授权供应商外购产品。加盟商在周六福入网后使用公司品牌进行销售,公司基于周六福的品牌价值,向其收取加盟服务费、产品入网费,类似于“贴牌”销售。此外,周六福还向授权供应商收取供应链管理费,向装修服务供应商收取装修管理费,这部分费用统称为“其他服务费”。
2022-2024年,周六福加盟商的服务费(包括加盟服务费、产品入网费、其他服务费)分别达到7.98亿元、8.33亿元和8.49亿元。其中,产品入网费分别为6.27亿元、6.32亿元、6.4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99.97%、99.98%、99.98%;其他服务费分别为0.93亿元、1.22亿元、1.2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8.4%、71.5%和80.7%。这些收入使得周六福的毛利率高于同行。
2022-2023年,周六福的毛利率分别为38.7%、26.2%;而同期,周大生(002867.SZ)的毛利率分别为20.78%、18.14%,老凤祥(600612.SH)的珠宝首饰毛利率分别为9.13%、9.84%,中国黄金(600916.SH)的黄金珠宝毛利率分别为3.5%、3.76%。
委外加工及授权给加盟商外购产品的模式让周六福的黄金饰品质量亦屡遭投诉, 极大影响其品牌形象。记者以“周六福”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搜索,截至3月12日,相关投诉达到3788条,投诉内容除了前述的计量、克重问题,还包含较多关于售假、质量较差等问题。周六福也在招股书中披露,2022-2024年,其不时收到消费者通过不同途径(如热线、线下门店、线上平台或相关政府机关)作出的投诉分别达到733项、1411项及1268项,投诉主要包括产品质素、门店员工的销售手法及价格争议问题。
此外,周六福还在招股书中提到,委外加工及授权给加盟商外购产品的模式下,加盟商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索赔风险。而周六福曾经因加盟商销售未经授权的第三方产品而面临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以及产品质量索赔的案例亦不在少数。
当前,用户体验、服务水平、信誉口碑都构成客户选择品牌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交平台及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内容不断增加,周六福的品牌形象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尽管业绩增速和加盟模式优势逐渐在减弱,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就2021-2023年在线销售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及2023年在线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计算,周六福在中国全国性珠宝公司中排名第一。周六福此次能否成功叩响上市之门,我们将持续关注。
记者就“一口价”黄金销售、业绩、IPO等问题致函周六福,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