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被造假,成本仅需几十元?揭黄金造假套路
发布时间:2025-03-17 06:06 浏览量:7
“花一万多买的‘足金手镯’,戴仨月变成‘金包银’,这谁受得了?”
前阵子,山东一女子怒砸黄金骗局的新闻刷爆热搜。视频里,她拿着发票哭诉:“攒了半年钱,就买了个假货!”网友炸锅了:“啥?周大福也敢假冒?”“我刚买了个老凤祥项链,不会也中招吧?”没几天,山东警方破获系列“金包银”诈骗案,3个嫌疑人落网,涉案金额惊人。这事儿还没冷下来,“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记者又杀到全国最大黄金批发市场——深圳水贝,一探黄金造假的“黑洞”。结果呢?成本几十块的假金,愣是能冒充“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连专柜都差点看走眼!
这造假套路,深得让人头皮发麻。几十块的“金包银”摇身一变成千元“足金”,包装盒8块钱搞定,钢印随便打,检测证书想写啥写啥。网友急了:“以后还敢买黄金吗?”别慌,带你揭开黄金造假的“全链条”,看看咋防坑,保住你的钱包和心血!
深圳水贝,黄金界的“淘宝城”。这里店铺林立,金光闪闪,可记者一逛,差点怀疑人生。街边小店里,“金包银”首饰摆满柜台,标价几十到几百不等。旁边还有“一条龙服务”:想打啥钢印随便挑,“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一个不落。店员笑眯眯:“随便打,‘足金999’也行,5块钱一个!”再加8块钱,配个大牌包装盒,齐活儿了。
记者试了一把。花几十块买了三件“金包银”首饰,分别打上三大品牌的钢印,装进“正品”盒子。完工后,拿去专柜“回收鉴定”。结果咋样?**“周大福”和“周生生”的店员一眼识破:“钢印太糙,假得明显!”可“老凤祥”**店员愣是没看出来,摸了半天说:“看着没问题,能收。”网友惊了:“啥?大牌专柜都翻车了?”
不甘心,记者又跑了几家黄金回收店。老板们拿放大镜瞧,用仪器测,有两个愣没发现是假货,直言:“外观没毛病,重量也对,能卖!”这下明白了,“金包银”想混进市场,还真不是没可能。记者把情况捅给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皱眉:“这事儿得查,太猖狂了!”
“金包银”是啥?简单说,外层薄薄裹点金,里面全是银,成本低得离谱。记者深入水贝,挖出了造假“产业链”。
第一步,原料。
银便宜,金贵,造假者就在银饰外镀一层金。镀金设备厂老板拍胸脯:“我这机器镀5克金,外观跟真的一样,检测都过!”成本呢?一个手镯镀金加银,撑死几十块。
第二步,包装。
8块钱买个大牌盒子,钢印5块钱打上,秒变“正品”。
第三步,忽悠。
低价卖给贪便宜的,或高价骗不懂行的,利润翻十倍。
老板还爆料:“偷金更赚钱!”啥叫偷金?标注含金5%,实际才2.5%,差的那点金进了老板口袋。记者买了5件镀金饰品,挑3件提纯,结果标1.68克金,实际提出来1.02克,少了40%!算下来,这“金价”每克上千,比真金市场价还高。网友傻眼:“我买金还不如买空气,血亏啊!”
线下假金够狠,线上更野。记者杀到广东海丰梅陇镇,号称“首饰之都”。这里,铜手镯13块钱一个,镀点金,打上“足金999”钢印,再配个假检测证书,总成本19元。店老板得意:“网上卖几百,消费者看证书就信了!”
记者试做了几个“999手镯”,送去正规质检。结果呢?一点金没有,全是铜!可这玩意儿,打着“保真”擦边球,照样卖得欢。网友怒了:“检测证书都能假,我还信啥?”老板淡定:“证书随便印,想写多少写多少,查不出来!”这套路,防不胜防。
“造假成本几十,卖出去几千,谁不干?”水贝店员一句话,道破天机。黄金市场,水深得很。足金价格透明,每克500多,利润薄。可假金呢?19元的铜手镯卖500,利润率超2500%!镀金厂老板吹牛:“有人买我设备,2个月赚4000万,靠的就是偷金!”
需求也推波助澜。网友吐槽:“正品金太贵,谁买得起?便宜点总得试试吧!”这心理,正中造假者下怀。加上监管难,市场散,小作坊遍地开花,抓了东家还有西家。网友喊话:“315得管管了,不然我都不敢买金了!”
大牌被假冒,“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压力山大。记者走访发现,专柜防假靠三招:钢印识别、仪器检测、包装核对。可“金包银”太狡猾,外层镀厚点,普通仪器测不出。“老凤祥”**店员被骗,就是例子。
品牌急了,升级防伪。周大福推激光码,周生生加微雕标识,可造假者破解也快。业内人士叹气:“防伪技术一更新,假货跟进就一个月,跑不过!”网友无奈:“品牌花大钱防假,我还是怕买到假的,咋整?”
假金横行,咋买才安全?315记者给了几招:
选正规渠道。专柜、大商场贵点,但靠谱。别贪便宜。每克低于400的“足金”,十有八九有鬼。查防伪码。扫官方App,别信商家二维码。留证据。发票、包装盒留好,维权有底气。可现实没那么美。网友吐槽:“专柜金动辄上万,我工资撑不住啊!”“扫码验了还是假的,咋信?”这心情,太真实。假金坑人,归根结底是信息不对称。品牌防不尽,监管跟不上,消费者只能多长个心眼。
315曝光是开胃菜,可治标不治本。假金这毒瘤,要拔根,得三方发力。
监管得硬起来。罚款加码,跨省追查,小作坊一窝端。品牌得拼技术,推广高成本的三维防伪码,让假货无处下手。消费者也得醒醒,别贪小便宜,买前多查,维权别怕麻烦。
网友说得好:“315打假是开头,我防假是日常!”黄金市场想干净,靠曝光,更靠行动。你说呢?
“金包银”、“镀金”、“仿金”,315前的水贝探秘,把黄金造假的底裤都扒了。19元成本冒充“周大福”,8块钱包装骗过“老凤祥”,这套路让人既气又怕。下次买金,你敢不敢多看两眼?会不会掂量下,这价靠谱吗?
黄金是财富,也是信任。假金横行,伤的不只是钱包,还有心。315不是终点,是警钟。国家得管,品牌得防,你我也得学聪明。评论区聊聊吧,你买过假金吗?咋防的?别忘了转发,提醒亲友,别让辛苦钱打水漂!
参考文献:
都市报道,《女子一万多买黄金手镯竟是“金包银”》,2025年2月版。央视新闻,《山东警方破获“金包银”诈骗案》,2025年3月10日。都市大先生,《315调查:深圳水贝黄金造假产业链》,2025年3月15日。中国黄金协会,《2024年中国黄金市场报告》,2024年12月。《珠宝行业观察》,《黄金防伪技术新趋势》,2025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