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送钻石?河南成世界公认“钻石之都”,网友:最大送一克拉!
发布时间:2025-03-20 18:14 浏览量:6
河南太会整活了!
此前为了庆祝丰收,在马路上直接送游客钻石,送了100颗,最大足有1克拉!不得不说,河南这波“豪气”让人佩服。
其实河南“种”钻石早就富起来了,并且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钻石之都”。
图源网络(游客收到所送钻石)
据《2024年培育钻石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2024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逼近3000万克拉,中国占据全球市场75%份额,其中河南贡献全国8成,连四线柘城都年产400万克拉。
培育钻石产量突破,不仅助力河南GDP多年“大丰收”,还意外摧毁了西方钻石巨头的“百年神话”!
不似耗费大自然上亿年的鬼斧神工,培育钻石一般几周时间便可诞生,这对西方品牌倚赖的天然钻石无疑具有破坏性的竞争力。
加之早在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定义背书——将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统称为钻石,近年来西方钻石品牌屡遭滑铁卢:2023年美第二大人造钻石生产商WD宣告破产;2024年戴比尔斯(Debeers)库存积压超20亿美元,遭遇母集团英美资源(Anglo American Plc)拆分警告……
专家指出,西方品牌式微,为中国土生土长的钻石品牌发展提供良机。部分来自河南的本土品牌在产能助力下,迅速扎根市场,如当下大火的“柘光”,据京东商智数据,在“国风定制、克拉自由”的理念下,已经爬上珠宝行业成交榜眼地位。
据闻,因国际即时通讯不便,近期不少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顾客,纷纷通过中国亲友,进行个性化咨询定制。
柘光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能够渗透进海外市场,业内认为除了产能支撑,戴比尔斯在钻石市场花费130年所做的“营销耕耘”,对初生不久的中国品牌来说,同样功不可没。
站在“巨人”肩膀上,创始人表示,其产品坚持VVS净度、D级色泽,3EX切工稀有品质、具备IGI权威认证,但不似西方品牌10万元/克拉的“狮子大开口”,其一克拉价格普遍在8000元左右,因此吸引了大批追求性价比的钻石爱好者。
据介绍,至2024年底,柘光在淘宝、官网、京东关注人数已达40万人次,日均钻饰咨询及定制量接近千人,其中超9成业绩由核心城市高净值人士贡献,专属顾问表示,大多都是朋友推荐,或者为了性价比而来。
虽成长迅速,但从体量而言,中国本土品牌确实不及戴比尔斯、格拉夫等传统品牌。业内专家则表示,“西方巨头的紧张与反扑,可见中国钻石对他们而言,不容小觑。”
虽然FTC已为培育钻石的真钻地位正名,但戴比尔斯修改广告词,提出“真实是稀有的,真实是钻石”口号,甚至花费4000万美元,造出一台“人造钻石鉴定器”,矛头直指中国培育钻石。
所幸因培育钻在化学成分、硬度、折射率、色散上与天然钻完全一致,甚至碾压天然钻品质,戴比尔斯“竹篮打水一场空”。
闹剧之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走向集个性化定制与价格优势于一身的培育钻石。据统计,培育钻的市场需求已从5%-6%激增至80%-90%。
专家认为,中国钻石在屈辱中站起,西方的“拳头”现在已经打不倒我们了。
据澎湃新闻采访,20世纪50年代,中国百废待兴,对工业用金刚石需求与日剧增,当时我国工业用金刚石主要依靠进口,但西方实行封锁政策,导致来源几乎被掐断。
“中国必须造出自己的金刚石!”
1960年10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组建了“121”攻关小组,指令三磨所等单位着手研发人造金刚石;至1963年,资深科研人员利用两面顶压机,成功合成出我国首颗人造金刚石;1965年,国内首台“铰链式六面顶压机”问世,有效攻克量产难关,当年即实现10000克拉产量!
图为六面压顶机
如今的中国钻石产业,已从被技术封锁的困境中“涅槃重生”。郑州钻石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培育钻石出口量同比增长240%,其中欧美市场占比首次突破65%。
90后消费者王女士的话颇具代表性:“国外大牌吹得天花乱坠,价格更是离谱,我在柘光一比一复刻了一款粉色耳坠,跟专属顾问沟通时候,从添加顾问沟通需求、确认细节、交付尾款,到最后小一个月的验收,国产服务蛮好的,关键是省了不少钱。”
如今,全球知名的珠宝品牌潘多拉决定全面采用培育钻石,并宣布放弃使用西方开采的天然钻石;施华洛世也通过并购培育钻石企业Diamagnetic,正式进军这一领域。
西方天然钻石巨头苦心经营的“百年神话”似乎已经独木难支,培育钻石逐渐在市场占领上风。而河南在中国培育钻石技术的托举下,这一次显然走在了世界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