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 十月稻田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21 09:55 浏览量:9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十月稻田作为厨房食品创新企业,以品类创新、农产品创新、合作模式创新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高价值、绿色方向迈进。
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跃升
我国城乡居民饮食消费结构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和“吃得健康”转型。健康食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公众对美味、营养、健康及文化底蕴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健康饮食提倡少油、少盐、少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能选择 “白水煮菜”、“盐烤鸡胸”,风味与健康并非对立,必须协同发展。食品的风味是其核心魅力,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和接受度。
优质健康食品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水、空气和环境的品质要求严格。
据十月稻田联合创始人王兵介绍,十月稻田的玉米产地主要布局在东北。中国东北与乌克兰、美国黄金玉米带并称为“三大黄金玉米带”,在辽阔黑土地上,日照充足、降水丰沛,东北玉米是大自然赠予的珍贵礼物。而一年一季的生长周期,则让东北玉米香甜可口、鲜香软糯。
“十月稻田玉米给消费者的最大感知就是‘香’。这香气源于好产地,也源于全链路的时效打造。”王兵表示。从田间到工厂,十月稻田就近设立生产基地,可以保证在原材料成熟后,第一时间采购、储存和生产,实现高效灵活的供应链管理。这是十月稻田对玉米采销链路第一环的变革升级。
不仅如此,秉承品质坚守初心的同时,十月稻田还通过连续两年轻食季的打造与用户共创轻食文化。蛇年伊始,十月稻田合作《新白娘子传奇》经典IP,赵雅芝在家中边吃玉米边倾“香”推荐,联合创始人兵哥君姐主打听劝,在直播间倾情演绎许仙白娘子的轻食故事,一把非遗油纸伞穿越千年,一抹小香风京城街拍,一波抖音达人的花式玉米轻食演绎,十月稻田成功晕染了厨房食品创新的文化底色。
联农带农,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企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业务扩展上,更应体现在履行社会责任上。近年来,十月稻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心系“三农”,与东北当地农户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广可持续耕作方法,为农户提供优质秧苗,并在种植管理和技术上给予指导,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效益,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增强农业价值链,以农业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十月稻田一边链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边事关生产、流通与消费,充分发挥企业影响力和产业链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促进农业产业横向和纵向融合。横向上,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加深农业与加工制造、电商物流等融合发展,通过企业“线上订单+快递”结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助力农产品上行,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纵向上,十月稻田专注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路,夯实了现代化大农业先行的根基。
把一根玉米做到极致,十月稻田的成功路径不仅拓宽了玉米品类赛道,更将农产品挖掘出增长新动力,推动玉米产业焕发生机。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玉米播种面积要扩大到6.3亿亩以上,优化品种结构,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为居民提供营养健康的膳食纤维和果蔬。
十月稻田将厨房食品业务和农田与餐桌有效链接,满足广大城乡居民高品质、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十月稻田也将以实际行动推动兴三农、筑民生,将更好更健康的产品带到消费者的餐桌,满足更多的中国家庭用户。
锚定新质发展,擘画未来蓝图
农业品牌建设,正是新时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是实现产业兴旺、企业强大的现实路径。大米杂粮身处中国厨房品类的万亿赛道,始终埋藏着孕育出超级品牌的机会。
政策推动下,玉米是目前极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作为中国领先且快速增长的厨房食品创新企业,十月稻田玉米率先亮出“香”的品牌名片。
利用玉米低脂、高纤维、易饱腹的特点,精准对接消费者对健康主食的需求,十月稻田打破传统主食品类限制,将玉米转向轻食化、零食化赛道,推出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爆米花玉米粒等 8 种细分品类,覆盖早餐、代餐、休闲零食等多场景。
十月稻田玉米的轻食化转型,本质是通过品类创新与消费洞察重构农产品价值链:前端以绿色技术降本增效,中端以细分品类占领市场,后端以三产融合反哺乡村。这一模式不仅让“小玉米”成就“大产业”,更验证了农业新质生产力“需求驱动创新、生态赋能增值”的核心逻辑,为传统农业品牌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十月稻田以创新为笔,在黑土地上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从智慧农业到数字乡村,从品类革命到模式创新,每一步都彰显着民营企业的担当。未来,十月稻田将继续秉持 "科技兴农、产业报国" 的使命,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勇立潮头,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 "十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