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政策频发!港股消费的 “黄金坑” 还有多久?
发布时间:2025-03-21 10:47 浏览量:8
最近港股消费板块突然火了起来,不论是围绕大消费赛道的持续性政策刺激,还是港股消费板块逐渐让人惊叹的 “吸金” 能力,在科技股的强势带动下,大家对于港股消费板块的关注度的确是“水涨船高”。
一方面,港股消费板块今年以来的表现的确十分强劲,以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为例,从年初至今(2025.3.19)涨幅达35.19%,同期的恒生消费指数涨幅为10.06%,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涨幅为1.78%;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19)
另一方面,南向资金也是持续看好港股消费板块,不停“买买买”。根据Wind数据,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配置热情持续高涨,截至3月中旬,年内累计净买入金额已超3600 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4倍,刷新历史纪录。从资金流向看,消费板块(涵盖电商、餐饮、汽车、零售等)占南下资金净买入总额的约25%,与科技板块形成 “双轮驱动”;
此外,从2024年以来,政策对扩内需的重视度逐渐提升,尤其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扩内需、提振消费”放在了经济工作的首位。而且近期《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明确提出消费品质提升行动,包括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促进动漫、游戏、电竞及其周边衍生品等消费,促进“人工智能+消费”,政策端的持续加码,也让港股消费板块的景气度进一步提升。
在全球经济转型与中国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的大背景下,港股通消费指数正展现出独特的投资价值。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港股通消费指数不仅承载着中国消费升级的核心动能,更在政策暖风与市场情绪共振中,成为投资者布局消费赛道的战略选择。我们就从指数特性、市场适配性、政策驱动等多个维度,来解析下当前时点港股消费板块的资逻辑。
若是对比港股和A股的消费板块构成,可以发现,A股以传统消费为主,白酒占到几乎“半边天”,其次是白电和养殖;而反观港股,消费细分方向覆盖更均衡,且相对A股明显超配的行业有饮料乳品、服装家纺、旅游景区、酒店餐饮和文娱用品,整体而言,港股的“新消费”属性更为显著。另外,若是从市值的角度进行对比,港股消费更加“轻盈”。根据wind统计,A股消费股集中在2000亿以上,占比58%;而港股消费股集中在500~2000亿,占比60%。
(数据来源:wind,港股通消费指数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截至2025.3.20)
这也是为什么与传统的消费主题指数相比,港股通消费指数(931454.CSI)会呈现更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截至2025年3月20日,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该指数前五大权重行业分别为互联网电商(18.6%)、社交(14.5%)、消费电子(14.2%)、乘用车(13.9%)和本地生活服务(12%)。行业分布极为广泛,涵盖了社会服务、传媒、汽车、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
这样的行业分布使得港股通消费既具备龙头稳定性,又保留了成长弹性。其中,互联网科技行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消费指数的显著特点。这种差异直接导致港股通消费指数具备更强的 “新消费” 属性,此外涵盖潮玩零售、现制茶饮、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也与Z世代消费偏好高度契合。
①稀缺性与成长性:港股通消费指数本身就涵盖A股稀缺的新消费业态,比如如跨境电商、现制茶饮、潮玩IP,其成分股中潮玩零售、餐饮板块2025年一季度涨幅分别达60%、25%;
②估值性价比: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PE-TTM仅为23倍,相较于A股,港股展现出明显优势;
③政策与需求共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扩大内需”“培育新型消费”,叠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回升,港股消费标的直接受益于内需回暖与国货出海红利。
Wind数据显示,按恒生指数公司行业分类来看,截至3月17日,非必需性消费板块近一个月获南向资金最多增持,净流入金额达942.13亿元,远超资讯科技业板块423.62亿元的净流入。拉长时间看,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整体净买入金额达3621.28亿元,为去年同期的三倍有余。其中,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芯国际、中国移动、小米集团-W近3个月来获最多净流入。南向资金流向呈现结构性变化,流入消费板块的资金明显增多。
当前,港股通消费指数的PE为23.39倍,处于近5年的24.9%分位水平,仍处在相对低的位置(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20)。由此可见,目前港股消费板块仍有较高性价比。向后看,随着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板块有望沿着“经济、收入预期改善→信心修复→消费需求提振→基本面复苏”的路径渐进演绎。
港股消费ETF科技、消费属性兼备,前五大权重股分别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等热门科技股,其中阿里+腾讯+小米权重超40%,相较A股消费以白酒高端消费为主,港股消费板块中电商、餐饮、旅游、文娱传媒、国潮服装等新型消费比例更高,或更能充分反映本轮大力提振消费政策驱动下的消费景气复苏。
数据来源:Wind、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交银国际等,截至2025.3.20。
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2020-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70.89%,-17.21%,-26.72%,-19.89%,25.22%。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信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件,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干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联接基金风险提示:作为目标ETF的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基金,因此ETF联接基金的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ETF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
港股消费ETF的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港股消费ETF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