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衢两地跨市联动 畅通外贸“黄金水道”
发布时间:2025-03-21 15:03 浏览量:11
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水路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近日,杭州与衢州两地交通部门率先建立跨市协作机制,推出“信用白名单+优先过闸”模式,全力保障外贸物流高效畅通。这一举措不仅为不少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创新优先过闸机制 畅通外贸物流通道
外贸物流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交货周期和国际竞争力。针对衢州市航运物流企业运输外贸物资且船期紧张的船舶,杭州与衢州港航部门在杭州航区现有优先过闸机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关于衢州市外贸急运船舶申请在杭州航区优先过闸的执行方案》。这一方案创新了审批机制,优化了优先过闸服务,利用“绿色通道”为兄弟城市的外贸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前汛期时我们的船舶过闸一般需要排队5到7天,现在通过优先过闸机制,对于船期比较紧张的船次,基本上待闸24小时后就可以实现直接放行,大大缩短了待闸时间。”衢州江聚航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企业外贸出口的交货压力。
此次两地还联合推出“信用白名单+优先过闸”模式,目前主要面向衢州市信用良好的白名单航运企业提供服务。政府则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先安排闸次,将原本需要数天的船舶等候期缩短至待闸24小时后优先放行。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外贸急运船舶的过闸效率,还增强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信用白名单机制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也将更加注重自身的信用管理。”一位列入白名单的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模式,两地交通部门不仅加强了合作、提升了调度效率,还为企业营造了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智慧化平台赋能协同机制 打破地域壁垒
信息互通是跨市联动的重要基础。依托“浙闸通”管理平台,杭衢交通部门动态整合了船舶待闸、水文气象等数据,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联合船闸运营公司等通过平台实时沟通,提前协调急运船舶的过闸需求,实现了跨市船闸的统一调度。
“通过智慧化平台,我们可以实时掌握船舶动态,提前安排过闸计划,避免了船舶空驶和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富春江船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提高了船舶的运营效率,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来自衢州的外贸货船,走绿色通道经过富春江船闸。杭州交投船闸管理公司富春江运营中心供图。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杭州交通部门牵线杭州港务集团十里埠港,直接对接衢州航运企业,依托衢江港区保税仓及四省边际最大内河港的优势,推动十里埠与衢江港区在航线布局、货物中转等方面的协作。同时,通过借鉴衢州“衢州-上海”“衢州-乍浦-宁波”等外贸集装箱航线的成功经验,联合衢州,进一步增强杭衢两地区域“公转水”的市场吸引力。
企业受益明显 缓解出口压力
“以前汛期时,我们的船舶过闸基本都要排队好几天,有时就会赶不上船期,损失巨大,现在通过新制定的优先过闸机制,不用再将申请材料送到杭州审核,可以直接在衢州本地管理部门完成审批,这也大大缩短了我们企业办理时间,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待闸时间,能按期赶上外港船班,极大地缓解了出口货物的交付压力。”衢州江聚航运公司负责人说。
衢州的另一白名单企业也告诉记者,外贸黄金水道的畅通,切切实实地惠及了衢州外贸运输企业,促进了衢州外贸经济的发展,“要为两地的港航部门点赞。”
“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机制,推动智慧化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跨市联动的效率和水平。”杭州市公路与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随着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杭衢两地交通部门将共同探索更多创新举措,为区域水运及外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媒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俞凌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