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搬运工”,第5次冲击上岸
发布时间:2025-03-26 15:43 浏览量:7
搬运黄金,有多赚钱?
不姓周的周氏金店最有发言权。
开店速度最快的金店,要冲击上市了。
近日,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六福”)更新了港交所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周六福从成立到开4000家店,仅用时18年,是黄金珠宝行业发展最快的。
开店虽快,但周六福的IPO旅程并不顺利。
从2019年4月首冲IPO算起,四年被A股“拒绝”三次。
算上前次港股招股书失效,这次是公司的第五次上市。
作为五大中国珠宝品牌之一,周六福在国内的门店数量相当可观,从2017年到2023年,连续七年稳居中国珠宝市场前五的宝座。
然而,在这璀璨的成绩背后,有一个略显尴尬的事实:周六福是前五强中唯一尚未上市的企业。
在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等一众“周姓”珠宝之中,周六福与众不同——其他周姓品牌创始人确实姓周,但周六福的实控人是潮汕兄弟李伟蓬、李伟柱。
同时,与其他珠宝商不同,周六福在发展初期就展现出了独特的战略眼光,它并没有将目光局限于一线城市,而是率先布局了三线及以下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城郊地区。
截至2024年底,周六福的门店数量在一线、二线、三线及其他低线城市中的分布比例分别为8.4%、36.5%和55.1%,超过一半的门店都位于下沉市场。
加盟商模式,则是周六福的另一大法宝。
截至2024年底,周六福的线下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4129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高达95%以上。
然而,周六福屡战屡败的根源,与加盟商模式脱不了干系。
加盟商模式对于周六福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
它赋予了品牌轻资产运营的灵活性,减轻了资金压力,并加速了市场扩张。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2024年,其研发费用率仅为0.3%,不足周大福的六分之一,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高度依赖加盟模式,周六福的产品主要依赖代工生产,这导致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质量投诉频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周六福的累计投诉量超过2000条,涉及虚假宣传、计量违规等问题。
长期依赖加盟模式,对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有什么风险?
2022-2024年,周六福毛利大部分来自于服务费,而非销售产品收入。
其中来自服务费的毛利分别占同期毛利总额的64%、59%及55.7%。
这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风险?
对此,央广网记者齐智颖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没有太多研发,就注定是黄金搬运工,而所能赋予金器的价值,也就很是一般。
“轻”加盟运营模式让周六福堪称黄金“搬运工”,既能减少经营风险,又能坐享高毛利率。
不得不说,加盟模式只是一种方式选择,只要加盟商的服务管控做好风控,对商品品质确保稳定,且不被杂牌“顶替”,不失为品牌平台化和轻公司运作的好方式。
但大多时候,品牌方摊子铺大后,难以管理,风险可能也就指数级增加。
显然,周大福的服务费过高,意味着这些服务费最终会被加盟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如果品牌附加值带来的情绪价值不足以支撑溢价,产品创意又难以提振年轻人购买欲望,后果会很严重。
例如,一旦金价跌宕就可能直接带来加盟门店的销售不振,甚至影响持续开设。
事实上,问题已经开始发生。
2024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更是直接导致黄金珠宝消费疲软。
当首饰金金价从2019年的不到400元,翻倍到如今突破900元,消费者在购金方面也越来越理性消费了。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2024年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量为532.02吨,同比下降24.69%。
对于周六福来说,此刻上市,或许不是黄金时间,只是留给它的机会时间本也不多了。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