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科学家找到人流失控临界点,13度角决定通行效率

发布时间:2025-03-26 15:51  浏览量:6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数学模型与真人实验,首次精确测定行人流动从有序到混乱的临界状态。这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揭示:当行人平均偏离直线方向超过13度,人流将陷入无序状态。这项发现或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黄金法则。

研究团队在健身房搭建模拟十字路口,通过头顶摄像头追踪戴有独特条形码纸帽的志愿者。实验发现,当行人方向分散度(angular spread)低于13度时,会自发形成有序通行道;一旦超过该阈值,人流将陷入混乱交织状态。

“这就像液体流动的相变点。”应用数学讲师Karol Bacik解释,“我们运用流体力学方程建模,发现人行道宽度、避让角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秩序临界值。”研究证实,方向复杂度越高的场所(如机场大厅),越容易引发无序流动,导致通行效率下降30%以上。

这项突破源于团队2021年对社交距离的研究积累。2023年他们曾破解“车道形成”机制——人群通过左右转向调节自发形成单行通道。新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角度变量,构建出首个能预测人流状态的数学模型。

实际应用前景广阔:设计师可根据场所功能设定“13度安全线”。例如十字路口应控制方向复杂度,而交通枢纽则需预留更大缓冲空间。研究团队下一步计划分析真实场所监控画面,验证理论模型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