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飘了?5万吨榴莲滞销,马来西亚趁虚而入:中国要的我都有
发布时间:2025-03-26 18:37 浏览量:6
曾几何时,澳门赌王为了吃到新鲜的猫山王榴莲,不惜动用专机运输。如今,大众坐在家里,就可以轻松开吃。
去年6月,中国和马来西亚签订鲜食榴莲运送协议,之后8月以来,整果猫山王榴莲陆续抵达广州、深圳等地。
中国榴莲市场像一块“吸金石”,引得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纷纷入局,就连在南海问题上气焰颇高的菲律宾,也难舍这块大蛋糕,菲驻华大使弗古律斯,在签约仪式上不惜直接打起广告:“不甜,可以退钱”。
不过大多数网友都不买账:“我爱吃,但是菲国的,即使不要钱倒贴,我们都不会要的。”
庞大的中国榴莲市场,谁能“榴”到最后?
黄金果肉、口感绵密,这都是大多数榴莲爱好者的共识,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每当有五个榴莲被吃掉后,里面绝对有一个是中国人吃进肚子里的。”
中国持续的“榴莲热”令东南亚国家激动不已,为了抢占市场,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
越南改稻田种榴莲,2023年种植面积高达11万公顷;泰国过去十年榴莲种植园面积翻了一番;马来西亚官方更是向果农喊话:要为出口中国做好准备。
东南亚榴莲“卷生卷死”只为大卖中国市场,而为了摆脱进口依赖,也为打下榴莲价格,让更多国人尽享口福,国产技术也开始发力。去年,海南全省榴莲种植近4万亩,总产量将达到250吨,市场供应量增加,榴莲价格自然也打下来了。
东南亚等国的榴莲能霸占天下主要得益于老天赏饭吃的热带气候优势,种出来的榴莲等水果口感好。中国扭转先天不足,让市场“亲民”,靠的是后天不断更新的技术。
我国农业科学院团队钻研60年,2019年海南榴莲树成功结果,2020年嫁接技术全面开花,榴莲苗存活率飙升至98%,成功打开国产榴莲量产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国产技术撕碎天价外衣不是孤例。除了进口榴莲,就连往日西方动辄上亿的天然钻石,我国也实现人造量产——目前全球培育钻石75%产自中国河南。据权威检测,不同于劣质的锆石、莫桑钻,国产钻石在物理、化学、光学等属性上与天然钻一模一样,但价格却只有其十分之一。
在此背景下,中国本土钻石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河南的柘光钻石为代表,其创始人介绍,截至2024年末,全平台关注量已达40万人次,京东电商后台受众画像显示,90%皆是江浙沪别墅区的中年富豪,年龄多在32至65岁之间,甚至不乏中东等海外富豪慕名而来。
昔日强依赖进口的榴莲,在国产技术支持下“逆天改命”,而如今那个曾经高端钻石只能依赖进口的中国,在河南的钻石培育技术下,显然已经具备与西方巨头分庭抗礼资格。
2019年,在中国国科学院历经30余年的努力下,成功突破“钻石培育”技术,并在河南进行试点推广。而今,河南小县城柘城一年钻石产量达400万克拉,几乎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本土新兴品牌也在产能支持下乘势而上,力争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我们的钻石不仅更环保,品质也更好,”柘光技术总监张某表示,“以5克拉钻石为例,戴比尔斯的价格通常高达几百万元,而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将价格控制在不到10万元,且净度和切工等品质参数远超戴比尔斯。”
其京东、官网专属顾问更是透露,当下这种大克拉个性化定制已经成为柘光的主要业务,占总客户量的70%。
一位上海阔太近期在柘光定制了一枚观赏性钻戒,在回访中表示,“国产的性价比确实好,我5.18克拉18K金托,还有IGI认证,算下来价钱只有海外牌子10%差不多。”
柘光的性价比优势使其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2024年,柘光的出口额同比增长150%,主要销往美国、欧洲和印度等传统钻石消费市场。
反观钻石巨头戴比尔斯(De Beers)陷入困境,库存积压超过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6亿元),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去年,该公司不断下调原钻价格,降幅超过四成。另一家钻石巨头阿尔罗萨(Alrosa)甚至下令暂停出售,试图挽救下跌厄运,可惜徒劳无功。
说巧不巧的是,在国产技术步步升高后,他国榴莲和欧美钻石命运竟如出一辙: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菲律宾农业部计划向中国出口5.4万吨榴莲,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和品控不足,菲律宾榴莲出口不过4000吨,仅仅实现计划量的7%。
相信在国产技术加持下,往日只能被进口拿捏的境况将一去不返,终有一天好东西都将摆脱进口垄断,不只是“榴莲自由”“钻石自由”,中国人未来还会享受更多的自由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