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中央对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定位出炉

发布时间:2025-03-27 13:23  浏览量:7

看到国务院批复的《 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我坐不住了。这份规划不光画出了东北振兴的新蓝图,更是给三个省都安排了独当一面的重任。

眼下这个形势,国家把辽宁摆在了东北振兴的“火车头”位置。想当年,提起辽宁工业,那可真是响当当的名号。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全国41个工业大类,辽宁占了39个,东北三省40%的经济总量都在这儿。这样的家底,在全国都是数得着的。

不过说句心里话,辽宁这些年也确实遇到不少难题。记得80年代,沈阳铁西区那些厂子,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国有大厂,工人们走路都带风。再看看现在,有些老厂区的烟囱还杵在那儿,可厂房早就空了。2022年的数据显示,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才1.5%,这比全国平均水平足足低了0.8个百分点

但变化也在悄悄发生。前段时间我去沈阳浑南新区转了一圈,看到东软医疗的CT机生产线开足马力赶订单,宝马工厂55秒就能造出一台新车,这速度真叫一个快。要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得是新松机器人和沈鼓集团这些“国之重器”,这些可都是咱们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

再说说吉林,这回可是抓住了个好机会。珲春口岸现在每天都有大批货车往返俄罗斯,长吉图开发区就在中俄朝三国交界处,地理位置好得很。黄金玉米带年产800亿斤粮食,这么说吧,够全国人民吃两个月的。长春一汽也在抓紧转型,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机器人干得热火朝天。

黑龙江这回的担子也不轻。北大荒集团那3000万亩耕地,要是连起来能绕地球赤道一圈半,这是什么概念?大庆油田60年产了25亿吨油,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5%。这不仅是在种地、产油,更是在守护着咱们国家的生态安全。

说到港口,大连港可是东北的“海上门户”。承担着东北90%的外贸集装箱运输,从这里发车的中欧班列比内地快3天。但现在港口现代服务业占比才35%,这显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去年中央给辽宁批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今年又把沈阳都市圈升级为国家级。但也不能回避一个事实:辽宁的地方债务已经突破万亿,去年装备制造业利润率只有3.2%。这些数字都在提醒我们,转型升级这条路不会太轻松。

记得90年代初,不少人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现在国家的规划就是要把这个说法彻底翻过去,让机遇重新回到渤海湾。这不是说说而已,从2021年到2035年,整整15年的规划布局,就是要让东北这片黑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辽宁这回肩负的使命,说白了就是要带着东北老工业基地闯出一条新路。不是简单地换几台设备、上几条新生产线,而是要整个产业体系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这活儿不好干,但必须干好。

看着这些年东北的变化,我就在想:咱们东北人从来不缺闯劲,缺的是好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关键看怎么抓。辽宁能不能挑起这副担子,不光关系到一个省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东北的振兴。

毕竟,东北振兴不是喊喊口号就行的。这是一场真刀真枪的硬仗,需要辽宁这个“大哥”带好头,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东北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