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鄂豫皖陈赓负伤需经费到上海,王宏坤准备黄金的却被人冒领了

发布时间:2025-03-28 11:27  浏览量:11

当我们在河口地区与敌激战时,蔡申熙同志率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也在冯寿二地区与敌十三师激战,打退了敌人对河口的增援。在战斗中他负了重伤,牺牲了。

【蔡申熙同志率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也与敌十三师激战,打退了敌人对河口增援。在战斗中他负了重伤,牺牲了】

蔡申熙是湖南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是黄埔第一期的。后来参加北伐,任营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在湖南农村组织过农民武装,南昌起义前,党派他先后到贺龙、叶挺部队担任过中、高级职务,后来又先后担任过中共江西省军委书记和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他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政治上军事上都很强,在战略战术上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作战指挥上机智果断,勇猛顽强,他牺牲了很可惜,是红四方面军的重大损失。

【张国焘和陈昌浩一起来了,了解情况,并征求下一步的意见。他们问王宏坤怎么办?】

由于蔡申熙同志牺牲了,来十师组建红四军的计划不能进行,我也就没有离开红十师留在鄂豫皖。河口战斗结束我回到师部不久,张国焘和陈昌浩一起来了,了解情况,并征求下一步的意见。他们问我怎么办?我也知道四面的敌人快聚拢过来,部队得转移,但我们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

我说,要行动应该快作决定,我的意见,总部由我们师掩护,直插老君山,然后率十一、十二、七十三师经黄陂站、油榨湾,到罗山、光山、黄安交界处的陡沙河、白沙关、大山寨一带,那里有一大空隙。敌人的大部队也不容易进去。地势居高临下,可向东,也可以向西向北。我这样一讲后,他们面色都冷了,不作声。我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有了转到外线的计划。

晚上12时,来了命令,部队向西北转移,到四姑墩一带,我们师驻四姑墩西南。离开河口时,红十二师留三十五团掩护,该团与敌激战整日,顽强阻击敌人,该团团长姓陈,任团长不久,过去曾在我们三十团一营二连当连长,是个很不错的同志,这一回牺牲了。这一天,红七十三师也在顽强阻击敌陈继承纵队先头师,血战至晚,毙伤敌副师长柏天民以下1000余人。

【中央分局在黄柴畈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讨论行动方针问题。没有让我参加,就是因为我头天晚上提了意见】

到四姑墩那天,分局在黄柴畈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讨论行动方针问题。没有让我参加,就是因为我头天晚上提了意见。下午三、四点时,周纯全回来传达会议决定,红军主力夜里突围,到铁路西,将来消灭敌人后再回来,也讲了行动路线,4个师分两路走。他讲得很简略。我当时的想法是,转就转吧,没有什么说的。

【周纯全说要轻装,什么笨重的东西都不要,到什么程度?医务处药挑子牲口都不要,迫击炮不要行军锅也不要】

周纯全说要轻装,什么笨重的东西都不要,到什么程度?医务处药挑子,牲口都不要,迫击炮不要,行军锅也不要。当时全军只有我们十师有个迫击炮连、一共4门炮,还是徐向前当红一师师长时打花园缴获的,我们的炮打得很准,在战斗中作用不小。可惜炮弹不很多,1门30发的样子,周纯全要全埋掉,我不同意。

【王宏坤就和周纯全“唱对台戏”,各团的同志不错心里清楚,所以除了减2门炮外,基本上是原封不动】

我说,医院的东西都要带着,不就是那么一点东西,打起仗来需要它,行军锅要带,一口也不能丢,我们不能不吃饭。4门迫击炮,考虑炮弹不多,埋2门,带2门,那些牲口全带着。什么“笨重东西”?其实我们没有,都是平时行军作战带的东西。他见我不同意,自己去召集团的干部开会,布置“轻装”,我就和他“唱对台戏”,各团的同志不错,大家长期在部队,心里清楚,所以除了减2门炮外,基本上是原封不动。“轻装”的要求不知是上面布置的还是周纯全发挥的,其实总部先也带着山炮营,山炮直到丹江边才丢掉的。

当晚,鄂豫皖分局和总部即率红十师、十一师、十二师、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分左右两路纵队出发,从花园以北、广水以南地段穿过平汉铁路。我军经两天两夜急行军,突破了敌两个师的防线,到达了平汉路以西约50里的陈家巷地区。

【身负重伤的陈赓和刘英要离队去上海治伤,陈是红十二师师长,在扶山寨战斗中伤了腿。总部指示我准备经费】

这时候,身负重伤的陈赓和刘英要离队去上海治伤,陈是红十二师师长,在扶山寨战斗中伤了腿。刘英是红七十三师师长,在商、固边作战中伤了脑袋。总部指示我准备经费(当时只有我们师有钱),我打电话给师后勤部长秦辉灿,要他分别准备多少金条、洋钱和国民党票子,直接送给我。为了陈、刘的安全,上级规定,经费由我秘密交给他们本人或交总部转他俩。没料到师部一个姓徐的参谋大概是偷听了电话,他伪造印章,抢先跑到后勤部冒领,后勤部长大意了,结果让这家伙领了钱跑掉了。我们即又重新准备了两份,幸亏这家伙不知道这批经费是干什么的。

钱交给了陈赓、刘英,当天下午,他俩分别由地下党负责掩护去上海,陈赓向北经河南、安徽到上海,刘英向南经汉口往上海。

陈赓同志到上海一路比较顺利,到上海后,很快治好了伤。他原来就是从上海进入鄂豫皖的,在上海搞保卫工作,保卫周恩来等同志,也整叛徒特务,上海对他来说比较熟悉。在上海他还会见到了鲁迅,向鲁迅描述了鄂豫皖苏区的新气象。后来,陈赓进入中央苏区,以鄂豫皖代表的身份出席苏维埃代表大会,直到长征结束,一、二、四方面军会宁大会师时我才见到他。

【刘英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是有很大的贡献和功绩的。他是山东人】

刘英同志却不顺利,一到汉口就被敌人发现,结果遭敌人逮捕,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最后牺牲在汉口,刘英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是有很大的贡献和功绩的。他是山东人,早年在冯玉祥部任职,被派到苏联学骑兵,在苏联加入共产党,回国后在上海中央机关工作。1929年派入鄂豫皖,他算来得较早的,只比徐向前同志晚一点,

先到商南红三十二师,参加打商城,以后到鄂东北红一师当参谋长、师长,相继任过红十师副师长、师长和红七十三师师长,参加了许多战役战斗,并多次负伤。在作战中,他英勇顽强,机智果断,是鄂豫皖红军的优秀指挥员。我和刘英接触较多,感觉他熟悉部队,带兵有经验,指挥有办法,他既有山东大汉勇猛的性格,也有待人热情真诚,联系群众,关心士兵,以身作则的优良品质。我发现他兴趣广泛,而特别喜欢战马,喜欢驯烈马,他身边经常有骡马各一匹,每次穿新衣服时都得给骡马看,他骑术精湛,可以站在马背上过河。刘英同志的牺牲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大损失。

【当晚我们从陈家巷继续西进。没料到,从此被迫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遭到了失败。】

当晚,我们从陈家巷继续西进。没料到,从此被迫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遭到了失败。

【其所以失败有以下3个原因: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错误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盲目轻敌对反“围剿”没有准备】

今天回想起来,其所以失败,有以下3个原因:首先是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错误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盲目轻敌,对反“围剿”没有准备。其次是在敌人“围剿”开始时,我们的作战方针不对头,不是避强击弱,各个击破,而是正面硬顶,与蒋介石嫡系拼消耗,其三是推行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一系列错误政策的贯彻执行,动摇甚至毁坏了根据地的坚实基础和抗敌能力,加上不重视地方武装,不重视游击战争,没有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等等。这是很深刻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