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黄金帝国首现双降:老凤祥的“黄金时代”终结了吗?

发布时间:2025-03-28 17:34  浏览量:7

在2024年黄金价格屡创新高的背景下,老凤祥(600612.SH)业绩预报显示,该公司近8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成绩单。根据业绩预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567.93亿元,同比下降20.50%;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11.95%。

黄金消费需求结构性分化:首饰萎缩,投资需求增长

2024年国内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骤降24.69%,至532.02吨,而金条及金币消费量逆势增长24.54%。消费者在金价高企时更倾向于购买保值属性更强的投资类黄金产品,而非装饰性更强的首饰。老凤祥作为以黄金首饰为主导的企业,直接受到需求萎缩冲击。

老凤祥以加盟模式为主,2024年加盟店数量净减少156家。在黑猫投诉平台,老凤祥的投诉总量1841条,但是回复量只有1015条。投诉围绕售后、黄金质量、质疑一口价等等,老凤祥的“百年老字号”形象会在一次次的客诉遭到冲击。

尽管轻资产模式曾助力老凤祥快速扩张,但高周转依赖稳定的市场需求。在金价波动剧烈时,加盟商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渠道稳定性受冲击。

产品结构与竞争劣势:传统定位难敌新兴品牌

老凤祥核心产品为素金首饰,设计偏传统,毛利率较低。相较之下,老铺黄金等新兴品牌通过古法工艺、高端直营模式实现高溢价。

老凤祥品牌形象传统,在年轻群体中吸引力不足。尽管推出“藏宝金”“凤祥囍事”主题店及《蛋仔派对》等联名产品,但线上营销布局仍落后于潮宏基、周大福等竞争对手。

成本与定价机制的双重挤压

黄金原材料成本占营收90%以上,金价上涨直接推高采购成本。但黄金首饰的终端定价受消费者接受度限制,难以完全转嫁成本压力,导致毛利率承压。

传统“金价×克重+加工费”模式与新兴品牌的“一口价”策略相比灵活性不足。例如,老铺黄金通过定期调价策略维持溢价,而老凤祥的定价调整滞后于市场波动。互联网品牌和新兴珠宝商通过差异化定位抢占市场份额。黄金珠宝行业正从“金价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老凤祥若不能突破传统模式桎梏,或面临市场份额持续流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