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品牌国产化 “狂飙”,如何成就国产品牌南方市场黄金机遇

发布时间:2025-03-29 16:19  浏览量:21

近年来,开利集团成功收购菲斯曼气候解决方案业务、海尔智家完成对开利商用制冷的收购、威能壁挂炉进口常规系列产品退市、瑞美中国的战略投资及股权收购已顺利完成,以及一些进口品牌加速实现国产化等一系列重磅事件接连上演,这一连串动作,究竟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

来自江苏的经销商任总敏锐地察觉到,国产制造能力的强劲崛起,壁挂炉国产品牌逐步替代进口品牌,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明显趋势。而正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部分进口品牌代理商纷纷调整经营策略,主动向国产品牌伸出橄榄枝,寻求合作契机。

基于对市场趋势的判断,近日,任总专程前往广东,实地考察了几家颇具规模的国产壁挂炉工厂。借此机会,青戈尔资讯有幸与这位长期深耕南方市场的资深行业人士,就南方市场未来的增长逻辑、国产品牌在南方市场,尤其是江苏市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深入探讨。

当前,南方市场的增长逻辑是怎么样的?

任总是江苏一地进口品牌的代理商,代理品牌长达18年之久,她自己本身也是采暖的受益者。说起南方市场的采暖,任总认为,长江中下游绝对是一个被忽略的采暖区域。

“回想30年前,身处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城市,冬天零下10几度的寒冬,取暖真的只能靠‘抖’;条件稍好一些的家庭,会使用热水瓶、暖壶等简易工具来取暖;随后,空调进入家庭成为采暖的一种形式;再到现在,更多人认识了壁挂炉采暖,愿意为优质取暖体验付费的人数日益增多。”在任总看来,整个长江流域沿线的南方地区,由于冬季湿冷的气候特点,对于采暖有着切实的刚性需求,这里无疑是潜力巨大的采暖刚需市场。

同时,任总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从壁挂炉产业前20年的发展成果来看,其在长江流域的普及率尚不足 10%。未来这片市场将有超过 90% 的广阔空间亟待加速释放,发展潜力巨大。

在传统房地产项目市场呈现下滑态势,且消费降级同步出现的背景下,任总判断,存量房与旧房改造领域将成为南方壁挂炉市场未来增长的核心方向。以江苏为例,当地存量房市场规模极为庞大,预估数量在 2000 万至 3000 万套之间,这无疑是一片极具开发价值的 “蓝海”,也将是未来行业努力深耕的重点方向。一些进口品牌2024年在当地的销售额并未出现下滑,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其从存量房市场中挖掘到了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据任总的观察,市场上第一代壁挂炉产品已逐步迈入置换阶段。随着时间推移,未来置换需求极有可能呈现快速增长,这一趋势已然初现端倪。

未来市场格局中,国产品牌有望占据80%的市场份额

在这几日的考察里,任总对国产企业的制造能力尤为赞赏:“中国现在的高端制造已经赶上欧洲好多,事实上一些制造技术和设备中国企业已经实现赶超。”她此次的走访目的也正是为与国产品牌合作布局探路,对于国产品牌未来在南方市场的表现,她的信心很充足。

当下市场深受消费降级以及房地产市场下滑等因素的冲击,这无疑给原本聚焦新楼盘、高端市场的品牌带来影响,这些品牌就好像都在往金字塔的下面走,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向下拓展的趋势,进口品牌同样难以独善其身,他们只能积极地做质量化改革。

她指出:“正如我们近年来看到的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进口品牌,开启国产化生产之路,这也意味着进口品牌在配件采购以及生产环节等方面,与国产品牌的差距正逐步缩小。然而,在成本价格层面,国产品牌占据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有望在未来市场发展中抢占更多份额。”

当产品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近乎无差别的时候,用户对产品产地的关注度会逐渐降低,转而更加看重产品本身。在任总看来,顾客对于进口品牌的执着并非与生俱来。在销售中,经销商若强调产地,顾客自然会在意产品来自何处;反之,若经销商弱化产地概念,顾客对产地也就不再那般关注。就像苹果手机,基本上都是在国内生产的,但消费者很少会纠结其到底是进口还是国产。

“更何况如今中国制造领先全球!”任总对国产制造信心十足。

基于这些市场变化,任总预判,长期以来在南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 “二八定律” 可能要变了。“当下,在我们江苏市场,威能、博世、菲斯曼等进口大品牌占据了 80% 的市场份额,其余品牌仅占 20%。但是,未来市场格局中,国产品牌有望占据 80% 的市场份额,进口品牌则可能仅占 20%。”

2025年,在终端市场上抢流量才是上策

在 2020 年之前,绝大多数企业深陷北方煤改气的巨大浪潮之中。部分企业在北方市场的红利中沉醉,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南方市场;还有部分企业虽毅然大举进军南方市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理想成效,导致拓展进程异常缓慢。当然,也有少数企业独具慧眼,找准切入点,徐徐渗透南方市场。例如,有的企业从西南市场入手,有的从两湖地区切入,而后逐步深入长江中下游这一南方市场的 “核心区”,最终斩获佳绩。

一些来自南方区域的渠道商曾经尖锐地批评:一些国产品牌存在 “雷声大雨点小” 的现象,实则对南方市场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具体体现为,当下时代已然变迁,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然而一些品牌依旧沿用较陈旧、老套的获客手段,并且没有针对南方市场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扶持行动方案。

深耕南方市场的任总也能深刻感受到这种来自市场和消费端的变化,其中她重点谈到了当前的新兴获客渠道,她指出,“很多渠道商发现,过去传统的获客模式太单一,在产品多元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客更难了。只有直接在终端市场上抢流量,才是上策。”

任总此次的企业拜访,也有意了解企业在流量领域的表现,她也给企业带来一些终端市场的信息和建议。任总直言不讳,“未来,国产品牌在南方市场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大品牌的围堵,这是一个必然事件,品牌集中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因而,她建议,“在这个阶段,企业如果能够精准地建设自己的获客渠道,在以后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占据优势。”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流量即销量。目前,已有不少企业率先发起了一轮 “抢流量” 的新战役。时代在变,消费在变,这绝非空谈。接下来,大家唯一能做且必须做的,就是加速拥抱这个变化的时代与用户,积极探寻更多与用户建立连接的有效方式。

2025年,国产品牌抢占南方市场的黄金窗口已开启,大家是时候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