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货珠宝:为什么明明国家严打,市场却越打越大?
发布时间:2024-11-30 09:56 浏览量:24
这个话题,背后的故事可太精彩了。
很多年前,一个做珠宝的老板送了一条卡地亚的双环项链给我,大概有7克左右,沉甸甸的很有质感。其实很想知道,但毕竟是礼物,也不好问人家是专柜买的还是自己工厂做的(其实答案显而易见)
后来在广州太古汇逛进卡地亚门店,刚好戴着这条项链,就想着进去验证一下,也没说什么,就问我戴的这款白色有没有货,帅气的店员毫不犹豫的拿来了白金款,让我戴上试试。戴上之后,完全看不出来区别。
可见国内这个仿制技术已经到了哪个级别,那个朋友的厂,还只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工厂。
不过据说经常会有消费者戴着双环去找柜员看双环,所以可能店员也见怪不怪了。
很多珠宝圈的朋友都在试图说服自己和客人:我们用的是真金白银,怎么就是假货了,只是A货而已。
其实,除了A货翡翠代表的是天然翡翠,是真货,其他的A货,代表的意思就是假货、仿货。什么专柜款,1:1款,高仿款,都是一个意思。
这种假,并不在材料,而在这些款式并非谁都可以生产和销售的。
在最近几年,国家对 A 货珠宝的打击可谓是毫不手软,力度持续加大。虽然珠宝高仿也是真金白银,但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也在打击范围。
从哪里可以看得出严格?
消费者很难知道的。
众所周知,这类型的货物,是不会摆在实体店里售卖的,就算有,也是类似款式。不然一抓一个准,赔偿金绝对超过卖货所得。
所以有关部门选择了釜底抽薪,既然实体店抓不到,那就从快递入手!
很长一段时间,深圳水贝区域的顺丰速递,都处在严查阶段,许多厂家的货都不从厂里发,而是让员工带回家里,从家里寄出,这种被查的概率就小很多,而且就算是被查了,员工说这是她的“私人物品”,你怎么说她是在出售货物?
真的抓到一个做高仿的,罚金可就很可观了,就是要罚到大家都不敢做!
即便在如此严格的打击态势下,购买 A 货珠宝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就如同某些特殊的网站一样,只要欲望还在,行业就不会消失。
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品牌珠宝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来的款式,璀璨的光芒和精致的造型,对许多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但正是因为花费颇多,价格就很贵,让不少人的钱包望尘莫及,于是 A 货珠宝就成了他们满足美丽梦想的“捷径”。
2、网络平台的宣传
国家打得严格,珠宝工厂的货很难买到,让仿货都做出来一种奇货可居的感觉,而某些安利平台又出现了大把大把博主晒货的照片,还很好看,这诱惑力谁顶得住,一定要买来看看。
截图自网络
3、买者无罪
消费者买到假货,并不犯法啊,明知故犯都很难界定法律责任,这一点,也使得市场越做越大,许多消费者买到了假货,都可能不知情。
潇潇有一年回老家,看到朋友的老婆戴了一对红色耳饰,这款正品是宝格丽的款式,问她在哪里买的,多少钱,听她报的价格就知道是仿货了,不过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看人家发朋友圈这款耳环好看,就买了,从头到尾都没问这是不是品牌的,只知道材质是18K金。
4、代购之风骤起
近十几年,代购是火爆了很长时间,只要是国内买不到的,或者是国内更贵的,就会有人代购,形成了一条代购链。
A 货珠宝市场的“伪装术”越来越高明,而许多人为了节省一些税费,找人代购品牌珠宝,而代购者与仿制品工厂之间交易,只要仿制品足够真,代购和工厂就能从中获得高额利润。
最后还有一些普遍的认知原因,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买 A 货珠宝是在损害品牌珠宝的权益,有的甚至觉得买高仿是在支持国货,乍一听竟然那么有道理?
不过转头一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奢侈品也做到了与卡地亚、宝格丽、梵克雅宝等品牌一样的高度,国内的仿制厂也拼命模仿,那国产奢侈品是否马上就会跌落神坛?
这是不是国货奢侈品无法与其他品牌比肩的主要原因?
洛潇寄语:
多希望有那么一天,国货品牌跻身国际奢侈品牌之列,让我们也来打击国外的仿制品,保护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