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55岁别只盯着存款,请用40%的存款换这4样东西,莫留遗憾
发布时间:2025-03-24 15:12 浏览量:8
在55、65后群体的观念里,将钱存入银行貌似是最为保险的做法,这种观念使得众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把攒下的钱全部都存入银行。
尽管银行账户中的金额持续增加,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持续下降。
许多老人在生命的末期,心中满是遗憾,这一辈子除了存有一定数额的钱之外,好像并没有什么格外值得回忆的经历。
那么,我们也需要思考一下,这一辈子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呢?
正如有人所言,人这一辈子最可怜的事情就是人离世了,钱却还留存着。
确实,与其等到年老时才追悔莫及,不如趁着当下好好地享受生活,该储蓄的时候储蓄,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也要尽情地去享受。
俗话说“钱散人心聚,钱聚人心散。”这句话放在家庭关系里是相当贴切的。
要是老人把钱全存银行,不舍得给自己花,也不舍得给子女花,这种“守财”的行为只会让家人与自己渐渐疏远。
给大家讲两个老人的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2022年,山东有一位78岁的老人,他的15万存款到期了。
老人把钱取出来,买了3块玉佩,3个银手镯,分别送给了3个儿子和3个儿媳。
老人的这个举动,让儿子和儿媳们特别感动,之后对老人也更加孝顺了。
不过,这位老人的做法在有些老人看来是不明智的。
其实觉得老人傻的人才是真傻,与其守着钱财过日子,不如守着亲密的家人。
偶尔拿出些钱来和孩子们一起出去游玩,给孩子们买点小玩意,增添一些生活乐趣,这样家人之间的感情才会更加融洽。
而且,钱是没有生命的,人是鲜活的,守着钱过日子,万一将来自己有个状况,钱还在银行里存着,自己无法动用,到时候不还是得依靠子女嘛。
所以,别做小气的老人,拿出一部分存款来维系和子女的感情才是明智之举。
老人们的省钱方法往往很简单,省吃俭用,能凑合就绝不换新的,实在需要买新的,也只挑最便宜的。
还有些老人更厉害,他们常常舍不得扔掉剩饭剩菜,买蔬菜水果专挑那些不新鲜甚至有点坏的。
这种做法确实能让老人存下不少钱,但也给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之前大妈因为吃了变质的食物而生病住院,医生说是长期吃这种不新鲜食物导致的。
大妈今年68岁,有两个儿子,儿子们经常来看望她,给她带些吃的喝的。
但大妈总是不舍得吃,还把儿子们买的糕点拿到小商店去换钱。
大妈和大叔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大叔每次想吃鱼的时候让大妈做,大妈就说“两个人吃不完,做了浪费”或者“等孩子们来了再做”拒绝大叔。
结果呢,没人来的时候,大妈大叔就是稀饭咸菜,面条咸菜。
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老人们过度节俭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健康。
身体出了问题,看病、吃药、住院的花费可比平时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要高得多。
所以,拿出点钱来善待自己的身体,别总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
人到了老年,怎样让自己过得更舒心呢?那就是要放松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于老年人来说,不能因为年龄的限制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家庭责任加重,很多人渐渐忘却了自己的梦想和爱好。
到了晚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时候,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老张今年63岁,前些日子跟着邻居去参加了一个书法的展览,他发现书法特别有意思,就想尝试一下。
老张了解了一下,一套比较好的书法工具和材料大概要好几千块,他有点舍不得买。
女儿知道这件事后,就劝老张:“人生就这么短短几十年,你现在不抓紧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还等什么时候呢?”
老张听了,觉得女儿说得对,就从存款里取出了一些钱,买了一套不错的书法用品。
虽然他不是书法大家,但每次看到自己写出来的字,他都觉得很有成就感,生活也比以前快乐多了。
人年纪越大,越容易觉得生活无趣,这时候就得自己去寻找乐趣。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存在银行不过是一串没有温度的数字,还不如拿出来换点快乐。
手里有钱,心里才安稳,这是一直以来的道理,可是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物价涨得厉害,现金贬值速度很快。
五年前,一辆普通汽车的价格还不到十万,现在十万可能只够付个首付。
所以,与其把辛辛苦苦存下来的钱放在银行里贬值,不如购买一些保值的东西,比如珠宝或者基金等。
前段时间,我们小区的一位老人去世了,临终前,老人叫来子女们,告诉他们家里存了不少珠宝,让孩子们拿去分了。
子女们找了找,发现价值大概20万的珠宝,他们都没想到母亲竟然偷偷买了这么多。
原来,这位老人听人说现金贬值就想过买些保值的东西,考虑到房子管理起来麻烦,如果买房子,自己一个人也住不了那么大,还不如买点珠宝,孩子们也好分配。
另外,老人用一部分存款购买保值资产,其实也是一种投资。
随着年龄增大,用钱的地方不比年轻时少,特别是生病住院,一天可能就要花费好几百。
把钱存进银行,虽然能得到一些利息,但可没有保值资产那么能抵御通货膨胀。
老人们一定要学会理财,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财富缩水。
这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选择一条更可靠、更平稳的道路,虽然可能不会有巨大的短期收益,但却能稳步向前,规避很多潜在的风险。
就像登山的时候,选择一条已经被很多人走过且标记清晰的道路,虽然可能无法体验到开辟新径的刺激和可能获得的巨大回报,但却能避免迷失方向、陷入危险的境地。
年过五十五的老人,距离人生的终点也就剩下一二十年了,这个时候千万别只知道存钱了。
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此时更应该关注生活的品质和自身的需求。
单纯的存钱或许能给人一种安全感,但却不能真正提升这个阶段的生活质量。
明智的人已经开始着手换这4样东西了,你也赶快行动起来吧!
这4样东西,可能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从节俭保守转变为适度享受。
可能是一种新的健康理念,从忽视身体到积极养生。
可能是一种新的社交模式,从局限于老友到拓展新的人际圈子。
也可能是一种新的居住环境,从老旧的住所搬到更舒适、更适合养老的地方。
这些改变能让年过五十五的老人在剩下的一二十年里过得更加充实、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