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必喝3碗黄金汤!祛湿排毒升阳气,错过再等一年

发布时间:2025-04-02 20:23  浏览量:12

清明一到,天气忽冷忽热,雨水多到像老天爷在“倒水”,湿气蹭蹭往身上钻。这时候人容易犯困、没胃口,甚至浑身酸胀,其实都是湿毒堆积的信号!老祖宗说“清明扶阳排毒,全年少病痛”,趁着这15天黄金期,学会用3碗汤给身体“大扫除”,湿气排了、阳气足了,整个人都能轻快起来。

材料(3人份):猪脊骨半斤、山药1根、薏米1小把、红枣5颗、枸杞10粒、生姜3片。
做法

猪骨去腥:冷水下锅加姜片,煮出血沫后捞出,用温水冲干净。薏米先煮:泡过2小时的薏米和猪骨一起下锅,大火煮开转小火炖1小时,汤会变奶白色。加山药红枣:山药削皮切块(记得戴手套防手痒),和红枣一起丢进锅,再炖半小时。最后放枸杞:关火前5分钟撒枸杞,加点盐就能喝。

为啥管用:薏米是“祛湿界扛把子”,配上山药这种“天然脾胃修复剂”,专治湿气导致的浮肿、没胃口。猪骨里的骨髓还能补阴液,适合总熬夜、眼睛干的人。
小提醒:薏米偏凉,体质虚寒的人可以先把薏米炒到微黄再用,或者加两片陈皮平衡寒性。

材料(4人份):老鸭半只、冬瓜1圈、干贝6颗(可选)、莲子1小把、生姜5片。
做法

鸭肉去油:鸭皮下的脂肪全刮掉,剁块后冷水下锅,加料酒焯水去腥。慢炖出鲜:鸭肉、泡发的干贝、莲子、姜片一起炖2小时,老鸭越炖越香。冬瓜后放:冬瓜切大块(薄了会煮化),最后半小时再下锅,保持清爽口感。

为啥管用:老鸭滋阴,专克春天容易上火、口干舌燥的人。冬瓜利尿一流,搭配莲子清心火,晚上睡不好、总长痘的人喝它特管用。
小提醒:买不到老鸭就用普通鸭腿,但一定要去皮!冬瓜别削太干净,留点绿皮清热效果更好。

材料(3人份):猪筒骨1斤、五指毛桃30克(中药店有卖)、茯苓15克、蜜枣2颗。
做法

猪骨焯水:筒骨敲开露出骨髓,焯水时加勺白醋,钙质更容易炖出来。草药先泡:五指毛桃和茯苓提前泡半小时,能去掉土腥味。炖足钟头:所有材料丢进砂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3小时,满屋都是椰香味。

为啥管用:五指毛桃又叫“南芪”,祛湿不伤身,加上茯苓“双重排湿”,特别适合总吹空调、一换季就感冒的虚胖人群。喝起来有淡淡椰子香,比中药汤好入口多了。
小提醒:孕妇喝要去掉薏米和茯苓,换成玉米和胡萝卜,一样清甜。

早上喝:选山药薏米汤,搭配馒头或包子,唤醒脾胃。中午喝:冬瓜老鸭汤配米饭,解腻又下饭。晚上喝:五指毛桃汤加点糙米煮成粥,暖胃助眠。

禁忌人群

拍腋窝:每天上午双手交叉拍打两侧腋窝各50下,这里藏着“人体排污口”,能疏通肝气、辅助排毒。泡脚:睡前用艾草煮水泡脚15分钟(水位没过脚踝),身体微微出汗就行,别泡到大汗淋漓反而伤阳气。晒太阳:早上9点前晒后背20分钟,特别是肩胛骨中间那块,古人叫“晒背补阳”,比吃补药还管用。

最近天气反复无常,很多人问我:“为啥喝了汤还是觉得累?”其实湿气重的人脾胃弱,吸收不了营养。教你们一招——喝汤前先吃3口炒米(大米干炒到焦黄),或者汤里加一小块陈皮,马上胃口大开。
还有人说:“工作忙没时间炖汤怎么办?”可以周末一次性炖好3种汤底,分装冷冻,喝的时候加点新鲜蔬菜煮开,5分钟搞定。养生不需要花大钱,关键是对自己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