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话语】羽毛球馆未配“救命神器”担责有警示意义
发布时间:2024-12-25 05:58 浏览量:7
□ 徐刚
如今,越来越多市民群众重视健身,闲暇时间会选择到健身房、球馆等场所锻炼身体。倘若在运动时心脏突发不适,运动场所又没有配置“救命神器”AED,为此耽误了黄金救援时间,要承担赔偿责任吗?广州一男子在羽毛球馆猝死,事发后,家属告到法院要求赔偿。近日,本案历经一审、二审,均认定未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羽毛球馆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12月23日《广州日报》)
羽毛球馆未配备AED被判担责,不仅是对逝者家属的一种慰藉,更是对所有体育场馆经营者的警示。它明确了体育场馆在安全管理上的责任,强调了配备AED等急救设备的重要性。
事实上,公共场所因未配置“救命神器”被法院认为存在过错,承担赔偿责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4年南京徐某“踢球猝死赔偿案”中,案涉球场因没有配备任何急救药品或急救设备,法院判决体育公司对徐某的死亡所产生的损失承担12%的赔偿责任。
“救命神器”能救命。近年来,随着急救知识的普及,AED的知晓率和普及率明显增加。但令人遗憾的是,像体育场馆这些特别容易出现猝死现象,需要配备AED的场所,覆盖率反而不高。今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29个公共体育场馆中,5个场馆已配备AED设备,24个场馆尚未配备。于是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规范公共体育场馆AED配置。
2020年6月1日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应当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2015年印发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规定,体育场馆运营单位应当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应急救护措施和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及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培训和演习。现实而言,许多运动场所出于成本考虑,并未主动安装AED。有的虽然配备了AED,可又没有人会用。这不但给运动者增加了风险,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安全隐患。
近年来,各类运动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数量猛增背后,服务质量、安全配套却参差不齐。一些小型场馆出于成本考量,压缩甚至忽略急救设备购置与人员急救培训开支。如今,法院的裁决让他们意识到,AED配备并非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关乎生命的“必修课”。这将倒逼整个行业将生命急救保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运营体系,提升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体育场馆作为群众健身的重要场所,理应成为安全保障的典范。因此,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或出台相关政策,强制要求体育场馆配置AED,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其随时可用。另一方面,体育场馆运营企业则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视AED为必备设施之一,积极开展员工急救技能培训,提升场所安全系数。
AED作为“救命神器”,应当成为各类体育场馆的标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有机结合,让每一位热爱运动的人都能在安全无忧的环境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